浅谈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5-07 12:58:31

浅谈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胶州秧歌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分析研究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胶州秧歌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目前传承和发展的状态,并在参考了陕北秧歌等其他秧歌传承发展案例、结合政府已有政策及当地群众的意见下,对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胶州秧歌 传承发展

胶州秧歌,是流传在以山东胶州为中心,辐及高密、即墨、黄岛、胶南等县(市),深受人民喜爱的一种广场民间歌舞形式。至今已有三个多世纪的历史,老百姓也称之为“地秧歌”、“跑秧歌”、“耍秧歌”,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农闲开始、农忙解散之时,人们常常用秧歌表达庆丰收、祈丰年的喜悦之情。在胶州当地的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听听秧歌唱,手中活茬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着老命瞅一瞅。”可见胶州人对秧歌的喜爱之情。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胶州秧歌历史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极具研究价值。随着当今大众文化的普及,胶州秧歌作为传统民俗的留存,理应得到保护和发展。

一、胶州秧歌的现状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情况

秧歌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秧歌传承人李艳和吴英民都说,传统的胶州秧歌以戏为主,而今天比赛以跳为主,小戏不大唱了。如今,传统的秧歌小戏已经面临失传,大场面的舞蹈表演和歌颂新时代的秧歌小戏慢慢流行开来。传统秧歌小戏的逐渐失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当代比赛方式的限制。秧歌比赛的时间一般限制在15分钟左右,但小戏一句话就能唱很长时间,四句话就得唱十几分钟;另一方面,传统的小戏都用土话唱,如果不加字幕,观众无法理解其内容;第二,秧歌小戏传承方式的局限性在于秧歌剧目是口传的,没有谱子的记载,传承比较困难;第三,随着老传承人的离世,传统秧歌小戏也面临失传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传承人们承担起挽救小戏的责任与使命。原胶州文化馆的张健馆长整理了一些,但也整理不全,一首歌谱也很难完整地呈现;传承人吴英民和李艳也正自发组织村里老一辈的人整理秧歌小戏。同时传承人们也都意识到:这些秧歌都是用土话唱的,读音不标准,多音字也多,非常难整理。

传统秧歌小戏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大场面舞蹈表演和新时代小戏。新时代秧歌小戏的表演形式丰富活泼,其内容主要是歌颂新时期人民奔小康的幸福生活,因而在今天看来更为通俗好看;而传统胶州秧歌发展到今天,原有的唱词已散佚,其表演形式对大多数人并不具有太强的吸引力,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特色。“2015年胶州秧歌大赛”将传统胶州秧歌和加入时代特色的秧歌小戏同类而较,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传统胶州秧歌比赛考量的是演员的表现能力和对角色的掌控能力,内容上创新的可能性不大;而新时代秧歌小戏的考量因素则在于创新度、与时代结合的紧密程度,步调曲调等因素则不显得那么重要了。二者各有特色,且都独具艺术魅力。因此我们也认为,现代秧歌大赛应该将传统胶州秧歌和秧歌小戏分设比赛,并分别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审,以促进其传承发展。

(二)胶州秧歌的现有传承机制情况

1、两种艺人团体的传承方式比较

“胶州秧歌”的艺人团体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胶州秧歌艺术团”为代表的政府行政式管理的专业剧团;一是以“东小屯村秧歌队”为代表的自主管理的业余民间团体。

胶州秧歌艺术团的传承方式是开设秧歌艺术团专业培训班,分为“秧歌茂腔艺术班”和“秧歌大班”。学习和培训期满后,择优录用,待遇优厚,且随资历、年龄的增长,工资、福利都会相应增长。

而东小屯秧歌队是“家族亲缘传承”和“族外师徒传承”,由杨茂坤夫妇直接传授,在平日晚上和周日白天培训。以李艳为例,她与第六代秧歌传承人杨茂坤、李在蕙夫妇是家族亲传关系,同时她表示在日后挑选传承人的时候,会找一个本村的女子,并且这个女子不能嫁给外村人。这种保守的传承机制的优点在于本村人从小耳濡目染,在学习时接收快,并且这种方式保留了本地秧歌的正统性;而缺点则在于过于保守,阻碍了秧歌的传播、发展和创新。

2、传承人说法的分歧

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官方认定的传承人和民间认定的传承人有所差别,有李燕说、吴英民说、姜萍说等等。在东小屯村,有些村民支持第六代传承人杨茂坤夫妇,认为他们为了培养新人花了不少心血;有些人质疑杨茂坤夫妇,认为他们爱露脸,会和上级搞关系,所以才被认定为传承人,比他们扭得好的人有的是。在第七代传承人李艳身上也同样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她在分配秧歌拨款时不够公平;另外有一些人认为一群人都上台表演了,就该全部被评定为传承人。政府要求东小屯村作为官方认定的胶州秧歌发源地,其秧歌表演必须是原汁原味的,不允许改编与创新。相比较现代秧歌小戏,东小屯村的传统秧歌表演形式和内容上就显得较为单一,不具吸引力了。胶州秧歌如何在传承中获得新的发展,如何传承其精髓,又如何在传承中的到更多的认同感,提高普通群众的参与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其传承人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混乱情况,究竟是官方认定的更具权威还是民间认定的更加具有民俗气息,还是说两个方面应该并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探究和深思。

3、政府与民间的传承工作

(1)政府的保护、宣传工作

总体来看,政府对于农村的胶州秧歌所作的保护是很传统的。对于政府的保护力度群众基本上是满意的。政府对于胶州秧歌的态度是“不许改编”,要保留“原汁原味”、“越土越好”“要土样儿”,但李艳曾这样说:“胶州市里的秧歌大多不是纯正传统的,都被改了,包括服装、动作,都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东西了。”也许政府所持的保守态度也正与这样的现状有关。

政府还投资建立了秧歌博物馆,展示品分类摆放得十分整齐,墙壁上还展示了对秧歌表演形式、演出习俗、行当等的介绍。展示品包括秧歌表演者的服饰、道具、乐器,秧歌艺术家对于秧歌传统剧目的书面整理成果以及音像资料等。

另外,政府对于秧歌队有资金上的支持。李艳说,平时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是政府的拨款,但为数不多,平均一年一万左右。总体而言,秧歌队的运营在资金上比较短缺。在问卷调查中也有人意识到了秧歌队资金的不足问题,共有10个人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政府应加强保护力度,将国家制定的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到位。

(2)民间对下一代的培养工作

现在的乡镇秧歌队大都有孩子的参与,在“2015年胶州秧歌大赛”中出现的队伍中甚至有的单纯由青少年组成,东小屯村秧歌队就是如此。可见秧歌传承人们很注重对年轻一代秧歌人才的培养。

以东小屯村为例:一方面,作为胶州秧歌正宗发源地的东小屯村平时有许多秧歌活动,青少年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受到熏陶,也有表演欲,学习秧歌容易上手。并且,每场演出会有一定的报酬,这也是他们学习秧歌的动力之一。从李艳展示的照片可以看出:东小屯的秧歌传承注重“从娃娃抓起”,秧歌活动深入校园,胶州曾举办“秧歌进村入校”活动,照片展示的孩子多半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学习的地点有村庄、舞蹈房、校园操场。此外,秧歌已列入小学的课程,并编有教科书。但另一方面表现为时间、精力不足。青少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平时以课业为主要任务;所以练习秧歌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一般只能在周末或者寒暑假集中学习。

二、胶州秧歌的传承保护与多元化发展

胶州秧歌作为青岛市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它也有着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增进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但就胶州秧歌的发展及传承现状来看,传统秧歌小戏、武秧歌面临失传的困境,同时也存在传承机制不完善,发展模式僵化等问题。

问卷调查显示:胶州居民比较支持的方式是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融入新鲜元素、政府扶持和增强民众意识;而对于商业化、旅游业开发则持不支持态度,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年龄分布上看,支持融入新鲜元素的人群比重与年龄成反比。因此,如果以胶州群众认可的方式发展秧歌,应该把创新与保留传统并举,并且更多地偏向于保留传统。支持与时俱进、加入时代元素的群众仅有22%,其中女性更多一些;男女都更支持两者并重或保留传统,其中男性更倾向于保留传统。从年龄看,少年人和老年人群体更倾向于保留传统,更不倾向于与时俱进,加入时代元素。

在各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对如何传承与保护胶州秧歌并实现胶州秧歌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组织专人加大对传统胶州秧歌的挽救与整理工作力度,打造秧歌地方志

传统的秧歌小戏、武秧歌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因此,加大对传统胶州秧歌小戏的唱词、曲调整理显得十分必要。吴英民、李艳两位传承人都有着手开展各项整理工作,但仍不够科学、系统,导致整理工作进展缓慢且困难。政府应组织专人开展胶州秧歌的各项整理工作,制定系统、合理的挽救计划,有序开展对传统秧歌小戏及武秧歌的整理工作。

借鉴陕北秧歌的传承方式,我们认为在加大挽救传统胶州秧歌力度的基础上,胶州秧歌也可以打造自己的地方志。同时政府部门若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进行宏观调控,积极发挥各级部门的作用,通过搜集和整理胶州秧歌,把秧歌的现有表演程式、动作特点、角色扮演、音乐唱词和服饰道具等通过地方志的形式完整记载下来,将为弘扬和传承胶州秧歌夯实理论基础。

(二)建立健全胶州秧歌的传承机制

1、秧歌队应从改革机制体制入手,增强自身活力

现有的“胶州秧歌”艺人团体分以“胶州秧歌艺术团”为代表的政府行政式管理的专业剧团和以“东小屯村秧歌队”为代表的自主管理的业余民间团体两种。其管理模式、传承方式优缺点并存。对此,可建立新的秧歌队经营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各秧歌队或秧歌艺术团排演秧歌剧目,开展巡演活动,并邀请社会力量对活动进行管理与宣传。依托秧歌巡演开展商业活动,尝试公司股份制运作机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以增强秧歌队或秧歌艺术团的活力。

2、完善胶州秧歌传统的“安锅”传承方式,建立老艺人保护机制,注重对秧歌人才队伍的培养

现代胶州秧歌的传承方式并不完善。应建立健全权威的传承人选拔、培养体系,恢复传统的“安锅”模式。在全乡镇、全市公开选拔最合适的、优秀的秧歌传人。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聘请老一代传人进行系统且专业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有真功夫的年轻传人。

东小屯当地的很多老艺人由于年龄太大,已经不再参加秧歌活动了,但是不参与表演并不代表他们对于秧歌的传承发展无法再做贡献了。有很多的秧歌戏曲目前只有老一辈艺人还会哼唱,但他们多数不识谱只会凭借记忆唱出来,所以在整理秧歌戏曲上存在一定困难。老一辈的艺人去世就代表着又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精华消逝。因此,应建立老艺人保护机制,给予老艺人们优厚的待遇,利用老艺人开展学习班,分配专人记录和整理老艺人所掌握的传统秧歌技艺。

在秧歌人才队伍的培养方面,第一,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开设秧歌课程,这在胶州的一部分学校已经得到了实现;第二,举办秧歌专业表演艺术班,以此来储备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3、各秧歌队、秧歌传承人之间应开展定期交流学习活动

针对秧歌传承队伍出现“断链”,且老一代传承人间缺乏必要的交流现象,制定秧歌队、传承人之间定期学习交流制度,营造积极、活跃的集体创造氛围,相互学习借鉴,以使得胶州秧歌更好地发展。

(三)培养观众、培育市场,加强胶州秧歌普及程度

胶州秧歌要得到更好地发展,有效且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观众、培育市场,加强胶州秧歌普及程度。一方面,可以改造传统秧歌,加入歌舞等元素,但同时也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秧歌表演;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意见征集会,鼓励民众为秧歌的发展献计献策,在某些大型秧歌剧目演出时,可以组织“秧歌迷见面会”。以此来扩大秧歌的影响力,加强普及工作;再者,有偿舞台演出时,要加强订票方式的多样化,以开拓秧歌的市场。

(四)建设胶州秧歌旅游村,打造胶州城市名片,实现产业化发展

胶州应当充分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的发源地的优势,打出特色旅游牌。胶州秧歌发源地东小屯村已经建成一个由两间平房组成的小型“秧歌博物馆”,这是远远不够的。胶州有必要建立一个扩大型的胶州秧歌展览室,展览室要准确、详实、全面系统的展示胶州秧歌的起源、历史沿革、活动情况、服饰、道具的演变、角色、跳法说明、艺人简介、艺术价值、音像资料等等。设立展览室能对大众更多地了解胶州秧歌起到推动作用,努力把胶州秧歌打造成胶州市一道光亮的城市名片。

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将对秧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叶苗、彭菊华在《陕北秧歌保护和传承的几点思考》中提到,陕北秧歌产业化的有效路径还应该要走品牌路线以及传播的视频化和网络化。一是打造类似于张艺谋的“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这样的品牌形象,使之成为反映陕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二是在视觉文化时代,有意识地加快陕北秧歌的视频化和网络化速度。”这对胶州秧歌的传承发展同样很有现实意义。将胶州秧歌表演或比赛的视频上传网络,为胶州秧歌制作宣传片、纪录片,以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对胶州秧歌进行宣传同时,可以票选胶州秧歌的形象大使,激发当地人民的秧歌表演欲和对秧歌文化的自豪感。

参考东北“二人转”的发展模式,胶州秧歌也应走产业化的道路,打造类似于张艺谋的“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这样的品牌形象,使之成为反映胶州秧歌历史文化的品牌形象,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上一篇:浅尝辄止的小城爱情故事 下一篇:民国实业家冼冠生农业合作活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