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秧歌和其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2-08-30 08:29:44

浅谈东北秧歌和其继承与发展

摘要:东北秧歌是流传于我国东北三省的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集舞蹈、杂技、小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其流畅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浓郁的生活气息,丰富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带稳、刚柔结合,尽显出北方女子的俏丽。早期的东北秧歌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与地秧歌,如今的东北秧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现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动作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动作如今都搬上了舞台,展现在这块有着古老文明的大地上。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当代的舞蹈学者们不仅要抓住其动作风格和精髓,更重要的是在适应现代审美要求与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东北秧歌更好的传承下去。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精英的典型代表,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韵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东北秧歌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和伴奏音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形式上她既继承了高跷“哏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又融入了地秧歌、二人转、古典舞技巧和戏曲一些元素的舞蹈成分,使其从民间走向舞台。原来的东北秧歌以“小”为美,但是随着东北秧歌的现展趋势、呈现上舞台的感觉、及人们审美观的逐渐变化,东北秧歌的动作风格也发生了必然的变化。比如:以前东北秧歌有很多幅度大的动作和幅度小的动作,但现在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而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我觉得只有了解东北秧歌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风格,也才能将风格展现出来。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东北三省,它以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了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东北三省的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是东北秧歌的广泛流传区域,但在秧歌的风格韵律上又有细微的差别。辽宁秧歌,又称“地秧歌”,其韵律较大,舞姿伸展,曲线屈伸比较多用。而吉林秧歌相形之下就小巧的多,两臂频绕腋下挟巾动作很典型。黑龙江的秧歌则趋于豪放,动律棱角大,手绢变化多样。尽管如此,他们之间却有着一种共同的韵律特点,那就是“艮”劲十足,“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尽显出北方女子的俏丽。

一、东北秧歌的起源

东北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由于它源远流长涵括诸多农耕文化而且同迎神赛会相结合进行活动,所以秧歌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秧歌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广义的秧歌泛指“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灯”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跷、竹马、早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起初的东北秧歌是由辽南高跷转化为全国广泛流传的东北秧歌,而后发展到今天成为广大群众的艺术特色。 它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东北人民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二、东北秧歌的地方特色及舞蹈特点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带稳、刚柔结合,将东北人民的热情淳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道具的使用呈现出艺术特色。 原来的东北秧歌以“小”为美,但是随着东北秧歌现代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审美观的不多革新,如今的东北秧歌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表现出夸张狂野的风格特征;而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表现出俏丽娇人的韵味。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

三、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分为高跷秧歌、寸跷秧歌和地秧歌三大类。

第一种是高跷秧歌:高跷秧歌在辽宁省流传甚广,遍及城乡各地,其演出形式又分为大鼓高跷和小鼓高跷,其不同就是在演奏乐器上的区别。1、大鼓秧歌: 大鼓秧歌在三种形式中流传最广,尤其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主要通过使用的道具来与小鼓秧歌区分。2、小鼓秧歌:小鼓秧歌分“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表演者脚踩一尺六寸左右的木制跷腿,因为两者都以腰鼓和手锣伴奏,所以统称小鼓秧歌。

第二种是寸跷秧歌:寸跷秧歌又名踩寸子 ,主要流传于辽宁省本溪、丹东等市县。寸跷秧歌基本上吸收了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和表演特征,结合寸跷的表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寸跷秧歌由大鼓、钹、小钹和唢呐组成的乐队为之伴奏。其表演形式以花场为主,可分为大花场和小花场两种。

第三种是地秧歌: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的秧歌,其历史悠久,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自娱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地秧歌也称地蹦子,包括"要龙”、 "旱船”、 "老汉推车”、 "斗狮子”等,有时还加一些喜剧人物形象来渲染气氛,主要流传于沈阳、抚顺一带。

四、东北秧歌以“艮”为美

“艮、俏、浪”在东北秧歌中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艮”是东北秧歌中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中间衔接时由于节奏的变化而产生的动律变形,此时便有了这个“艮”劲。

东北秧歌中“艮劲”修饰性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一个动作元素完成,接下一个动作元素开始舞动时,在两个元素连接的过程中,由于动作快与慢、屈与伸、曲线与舒展的变化形成了重心的移动,律动的起伏,体态的前倾、侧倚、扭转、横扯、微含、展放,而在它们之间舞出的“艮劲”即起到了一定的修补、点缀的作用,使原来流畅活泼的一组语汇更具有生动的韵味,更加完美的特色。东北秧歌舞蹈中“艮”劲往往是在重心移动的过程中舞出来的,一般都在开始移动时比较突出,很多移动都牵动着情绪的变化,而情绪的变化又反衬出移动中的丰富美感。

五、东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早期的东北秧歌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与地秧歌,如今的东北秧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现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动作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如:在扭法上,上身的“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这些动律特征都是因高跷的特定限制提炼出来的。下身“软、硬、颤”的动律特征也是由踩高跷的首要特点保持膝部的松弛与韧性而提炼出来的。在手巾花的绕法上“阴阳双翻掌”“扬鞭跨腿”是在头跷人物动态特征中提炼出来的动态语汇;“双臂花”“大交替盖花”“双直臂花”“大摆身动律”是在媒婆人物角色中提炼出来的;“交替花”“展翅花”“盖分花”“双膝肘稳相”“绕花转身”是在上装中提炼出来的;“搭肩花”“缠头花”“盖撩花”等代表性手巾花绕法是在下装中提炼出来的。而这些动作如今都搬上了舞台,展现在这块有着古老文明的大地上。

由于表演形式的改变,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成为了表演性的艺术舞蹈,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出现了一批好的作品。如明丽表演的《喜雪》等等,诸多的专业舞蹈工作者逐步借鉴了西方先进的舞蹈创编理念,在音乐设计方面大胆革新,给东北秧歌音乐的创编不断输入新的血液。

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漫长的发展阶段中,无数民间和职业艺人为秧歌艺术的成熟和完善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使东北秧歌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但继承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从而发扬秧歌艺术遗产的光华,使东北秧歌更加广泛化、专业化。所以这更需要我们当代的舞蹈学者们不仅要抓住其动作风格和精髓,更重要的是在适应现代审美要求与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东北秧歌更好的传承下去。

上一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动物行为生态学之动物的求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