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

时间:2022-01-24 12:42:13

摘要:秧歌是汉族舞蹈文化的代表,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虽然同为汉族舞蹈,却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在动律及人物表演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动律是学习民间舞蹈的基础。所以从地域文化差异入手,对两地秧歌动律及人物表演进行对比。对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我们在表演中正确把握两种不同地域风格的舞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其价值还在于我们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与层次来认识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动律差异,使学生在学习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时少绕弯路,高效打好两种不同风格民间舞蹈的基础,进而更好地将不同动律特点的舞蹈作品展现于舞台之上。

关键词: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动律;地域文化

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使是相同类型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是我们学习的民间舞蹈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汉族舞蹈。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在动律及舞姿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从理论上研究与认识、从表演上理解与把握,是舞蹈专业学习中从理论到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之路。

“秧歌”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由于它源远流长,涵括诸多农耕文化型的舞蹈,而且又和迎神赛会相结合进行活动,所以,“秧歌”一词的含义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跷、竹马、旱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跷秧歌。“秧歌”的历史悠久,南宋已有记载,但作为舞蹈形式的名称则出现在明代以后。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我国民族习俗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都表演“秧歌”。其特点是欢快、兴奋、红火热闹。因流传地区不同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多种不同风格的“秧歌”。

汉族民间舞蹈“秧歌”由于各地区的地域特色及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秧歌”的动律及人物表演各有千秋。在对比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时,也应从地域文化及人群性格方面去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在人物表演中更具风格性。

东北文化也叫“黑土文化”,在近现代史上,是指今日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的东北三盟而言。自夏、商、周以来,这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居住着众多的不同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东北地域文化包含着三种文化类型:一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汉文化,三是异国文化。其中中原文化的影响最大,东北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生、发展,吸收、融和其它文化而生成和传承下来的。到了明清以后,中原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由于多民族的融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使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无边无垠的黑土地,有声有色的大森林,养育红高粱般的东北人。

山东简称“鲁”或“齐鲁”,东临海洋,西接中原。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人作过统计,《二十四史》中涉及到的山东人达1000多位。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辛弃疾、李清照,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等,既是齐鲁文化的继承人,也为丰富发展齐鲁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礼让待人、吃苦耐劳、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等传统美德,其源盖出自齐鲁文化。

东北秧歌源自于民间高跷文化,因为踩着高跷两脚的不断走动,踢出去快而有力,落地扎实,换脚时找平稳,膝部有规律的顿挫。所以形成了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动律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为身上的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和八字圆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快出慢落”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多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 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形成一个小弧线,前踢步:重心移动形成下弧线。后踢步与旁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形成“浪”的弧线动感。

与东北秧歌不同的是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胯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

综上所述, 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两者的动律与人物表演也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我们学习民间舞动律时,对比两地秧歌的动律及人物表演非常重要,由于东北秧歌来源于高跷秧歌与地秧歌,因此脚下的动律注重的是“艮劲儿”,不管脚下步伐是前踢步还是旁踢步,不论节奏是快踢慢落还是快出快回,都应抓住这一脚下动律。胶州秧歌吸收了南方秧歌文化,所以在脚下的动律则是体现 “拧”与“碾”的结合。胶州秧歌中的正丁字拧步是由脚下的拧动,促使膝盖的转动,脚下的拧动,强调的是主力腿的脚掌追动力腿的脚跟,强调的便是“碾劲儿”;而在舞蹈的人物表演上,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胶州秧歌在人物表演中“扭断腰”、“三道弯”的表演特征非常富有代表性。再加上基本动律“拧、碾、扭、韧、抻”的掌握于扇子的完美运用,便展现出了山东人民的大气于淳朴的性格。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间舞蹈也是“民族文化总体的一部分”。舞蹈是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表现社会生活 ,体现民族历史和文化特征。民间舞蹈老师把民间舞蹈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指导和启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不同民族的动势原理和风格特色的由来,运用身体语言生动地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从历史的走向、生活的积淀和文化的理解来领会舞蹈的真谛,反应丰富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土风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这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望道.《辞海编脚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2]刘恩伯.《汉族民间舞蹈介绍》[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年.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

[4]西北来客.《天南地北中国人-细说中国土著群落》[M].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年.

[5]杨荫楼.《齐鲁文化通史》[M].中华书局,2004年.

[6]英力.《辽南高跷与东北秧歌》[J].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研

究,1986年.

[7]可平.《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顺卷》[M].春风文艺出

版社,1993年.

[8]周冰.《山东民间舞选介》[M].上海文艺出版,1980年.

作者简介:

韩宁,郑州大学音乐系教师,毕业于郑州大学音乐系,本科学历。

上一篇:浅议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培养 下一篇:以“农村大舞台”为平台丰富农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