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时间:2022-05-06 10:56:28

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式和情境式的课堂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周围环境和相关情感的引导下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达到自觉自知的主动学习,而非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进而能对相关课堂内容进行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诱导 情境 情感 自信心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方式,就是要在授课时进行适当、适时的诱导。总得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创造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目前的语文课文收录的范围很广,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点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为越是离生活近的课文,我们越能够从周围的真实事例出发,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课文的内容。

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在学习不同的课文时创造跟课文有关的学习情境,尽量用一些真实可感的情境来诱导学生,通俗点说就是可感的、形象化的情境。

比如在上《人生的境界》这一篇课文时,我们在设置环境时,可以使用道具,分别是一个苹果、一张钞票、一张献血证。在进行课文之前,可以提问学生,讲台上的这三种东西,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会选择什么。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说是钞票。当然这个答案不是我们最后所需要的,却是我们需要的一个铺垫。

为了引出整篇课文的主题,这时可以加个条件限制,问:如果是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呢(对应课文中所说的自然条件下、一种纯意识的行为)?那么普遍的会选苹果了,因为这是生物对生存的本能,而钞票此时却起不到作用。至于献血证,那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选,因为这时候个人的生存还没得到满足,没有人会去考虑这个。

最后对献血证和钞票的区别上,让学生选的时候大部分仍会选择钞票,有一个班甚至全是选钞票(我想跟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获得这个结果后,我就给他们介绍了献血给个人特别是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为他人需要输血时带来的好处等。之后,当我再次问他们选择哪个时,就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献血证。这时我就会跟学生解释,这种从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的选择,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也就是所说的道德境界;而之前选择钞票时,就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意义”,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功利境界。

通过三个简单的道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理清人的生存要求,一步一步向上走,先是苹果,再是钞票,最后才是献血证。从物质向精神的发展,当然也就符合了我们课文中所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三个境界的发展顺序了,同时也明白了三者间的区别。

二、适当的情感诱导,让学生能够自然而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想实现让学生有质疑精神、有创新思维,那么教师就必须降低身份,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和亲和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上《春夜洛城闻笛》一首诗的时候,由于学生对诗歌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全面,就必须在意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普及。而这时候突然提问学生有关意象的时候,就会让学生感觉难以回答。此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提示,比如问关于意象时,可以先问《静夜思》中哪一种东西是比较形象的、我们可以感知的。学生会回答“床、月光、地、霜、头”,这时我们马上给予肯定,表扬学生思维很敏锐,思考的方向很正确,能够一下子就按要求找到答案,这样做可以坚定学生的信心。在培养学生信心的基础上,我们继续解释“意”对“象”的影响,也就是哪种物象更容易让人产生某种情感呢?学生在这样的提示下,就能排除掉“床”、“地”、“头”三个,而剩下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了。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大体知道什么是意象了。在前面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下,学生就会回答本诗的意象为“笛声”、“折柳”、“东风”等,态度积极踊跃,回答的准确率也让人满意。

总之,要让学生自主、自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仅要适当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更要重视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时的知识诱导和引导,不仅能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动脑筋,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开发出他的质疑能力、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洪世昌 张国强《走向语文个性化教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程红兵《自主探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研究》.中学语文,2004,第一期,P24。

上一篇:执念手工艺的慧心细活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旅游模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