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4月撤资1400亿房地产遭230亿资金做空

时间:2022-05-06 11:12:26

机构4月撤资1400亿房地产遭230亿资金做空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成为最近一周A股市场的无声宣言。

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指一直延续跌势,且迭创新低。在4月下旬3000点关口被击穿之后,空方气焰越发嚣张,沪指更是创出2865点的新低。截至4月28日,沪指4月以来跌幅已经高达6.7%。这是自今年1月大跌逾8%后,沪指创出的第二大月跌幅。

A股市场上一片哀鸿遍野,尤其是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重压的地产板块首当其冲,成为机构持续做空的对象。在最近四周(4月6日至4月28日,下同)内,机构从该板块中撤出逾230亿元资金,地产成为机构净卖出金额最多的行业。

此外,与房地产板块紧密相连的银行和钢铁板块也遭遇机构大幅抛售。其他一些权重板块如证券保险、煤炭炼焦等也成为近期机构大幅减持的对象。

在权重板块承压,遭遇机构连续做空之时,受通胀预期影响,一些具有防御性的抗通胀板块持续得到机构资金大额加仓,主要包括贵重金属(包括黄金股)、西药板块、生物制药和农林种子等。

机构4月撤资超千亿

在4月19日跌破3000点关口后,沪指稍稍反弹后旋即步入下跌之旅。4月28日,沪指盘中跌至2865点,创出今年以来的又一个新低。

近期股指暴跌,主要有来自国内外的三大利空因素。

来自国外的消息显示,受到标普公司调低希腊债务级别至垃圾级后,欧美股市大跌,从而给国内市场构成压力;此外,在国内房地产调控组合拳出台后,地方政府的相应规定也渐次出台,令地产板块雪上加霜;同时,股指期货推出初期主力资金大幅做空,率先上市的四类合约在近期均出现较大跌幅,其中5月合约在4月27日破位下跌近3%。

三大利空之外,加息和机构减仓的传闻也打击着市场的信心。

在诸多利空因素影响下,最近一周(4月26日至28日,下同)内,沪指再度下跌2.8%,同期机构资金大幅净流出近330亿元。

这是清明节后开市以来,A股市场连续第四周资金净流出。此前三周,机构资金净流出额已达1082亿元;尤其在此前一周,沪指创出2010年以来最大周跌幅,达到4.69%,当周机构资金也净流出459亿元。

近四周机构资金流向汇总,今年4月(4月6日至28日,下同)机构资金已经净流出1412亿元。

随着五一劳动节临近,在短期内大盘颓势难以有效扭转的局面下,持币过节的情绪也促使一部分投资者开始卖出手中股票,落袋为安,这在短期内又形成了一股做空力量。

权重股遭遇持续做空

在大盘跳水寻求底部支撑之时,权重股成为机构打压大盘的“牺牲品”。指南针全赢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房地产、金融、钢铁等权重板块纷纷下挫,被机构持续抛售。其中,地产板块成为4月机构抛售金额最多的板块。

最近一周,房产开发租赁板块依然位列机构减持金额前三名,机构净卖出金额达17亿元。此外,机构减持金额较多的板块还包括普通有色、煤炭及炼焦、证券保险、银行等,均是清一色的权重板块,减持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

4月以来,在指南针58个行业板块中,机构资金净卖出最多的行业板块即为房产开发租赁,净卖出金额高达231亿元。受做空动能打击,同期房地产板块大跌21.5%,远远高于沪指6.7%的跌幅,在58个行业板块中跌幅位列第一。

同时,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连的银行和钢铁冶炼板块也遭遇机构的高调减持。最近四周内,机构在银行板块净卖出137亿元,在钢铁冶炼板块净卖出67亿元。

除上述权重股板块外,近四周遭遇机构抛售的权重板块还包括证券保险、煤炭及炼焦等。近四周,上述行业均遭到机构逾50亿元的净卖出。

上述板块遭遇减持,板块内个股也同样未能幸免。

指南针全赢数据显示,近四周,机构减持最多的5只个股为万科A、深发展A、海通证券、招商银行、华侨城A。这5只股票均遭遇机构逾15亿元的减持。其中,华侨城A跌幅最为惨烈,最近四周跌幅达到25.73%。

抗通胀板块成避风港

权重板块带动股指不断下挫,抗通胀板块持续受到机构的增持。

指南针全赢数据显示,近四周内,机构净买入的行业只有6个,包括贵重金属、生物制药、西药板块、农林种子、中药板块和饮料低度酒板块等,这些板块均为市场公认的抗通胀板块。

其中,机构净买入金额最多的行业为贵重金属,净买入金额为22亿元;生物制药和西药板块也分别得到机构7亿元和6亿元的加仓。

受机构资金推动,贵重金属板块近四周已经逆市上扬7.1%。

在贵重金属板块,机构加仓最多的个股为中金黄金,近四周加仓金额达到12亿元,与此同时,该股股价上涨近18%。此外,该行业的包钢稀土也涨势凌厉,近四周涨幅高达42.53%,此间获得超过8亿元机构资金的推动。

而在生物制药板块,机构重点买入的个股包括上海医药、华兰生物、海正药业等。受资金推动,上述个股近四周涨幅均超过20%,远远跑赢大盘。

在通胀预期与流动性收紧的双重压力之下,医药板块抗通胀、业绩增长稳定的优势正逐渐显现。

上一篇:风能\智能电网引领新能源未来 下一篇:基金5年红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