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政的收钱与用钱

时间:2022-05-06 08:33:32

西方财政的收钱与用钱

国有国权,国权当以财政权为核心,即便是奉行“大社会小政府”的有限政府,收起税来不含糊,故而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坚持让民众保留“持枪权”,以对抗政府横征暴敛,受到民众持枪恐吓的政府,用起权来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不过,像美国这样以“茶党”运动为背景的持枪抗税做法,在世界上并不多见,普遍和流行的做法,就是搞好预算管理,也就是给予预算权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如果财政权就是“收”和“花”的权力,那么,制约住这个权力的就是预算权。

新加坡:“以收定支,审慎理财”

新加坡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奉行“高效、规范、透明和可持续”原则,清理税种,简化税类,主要税种就有所得税、消费税、资产税、车辆税和税,以高效率的方式来管理好政府经常性财政收入。经常性收入应包括所有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收费,中国往往存在一些“预算外收入”,其实大都就是部门行政性收费的收入,种类繁杂,这笔数额往往也很庞大,有的甚至形成部门小集团福利的“小金库”搞集体腐败。新加坡不可能出现各级政府部门究竟收了多少“预算外收入”都搞不清楚的问题,更不可能有预算外小金库的存在,如有,那绝对是轰动一时的特大丑闻。

除了经常财政收入,还有重要一项就是投资收益和资本性收入。新加坡国有企业并不多,投资收益贡献的预算收入并不大,大约占18%,外储和基金投资也不多,资本性收入这方面的比例约占15%。这种结构,可能与中国有庞大国有企业的情况不同。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国有企业至今未把其利润,也就是国家的投资收益返还到国家投资人的账户上,这也是中国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如此庞大的情况下,还在过度依赖个人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原因之一,2010年财政收入中光税收就占了88%,这是极不正常的,也极不符合国情的。

新加坡预算编制每一过程都纳入了法制轨道。依新加坡宪法和法律,政府部门有预算草案提出权,财政部负责汇总完成整体预算方案,然后交由议会辩论,同时也向社会公布,征集公众意见,议员质询期不应少于7天。国会讨论和表决预算案要电视直播。议会三读通过后,再交由总统批准签署,才形成有法律效力的年度预算法案。

从草案到法案,体现的就是一个以法治预算编制的精神。西方国家的做法与新加坡大体相同,预算讨论时也是议会激烈辩论之际,一旦某一部门的预算目标让议员生疑,议员就会展开质询,行政部门负责人就要“答辩”,如所回答的理由没有平息议员的怀疑,部门预算就难以通过。对比之下,中国人大在批准预算案环节上“太温柔”,没有一读二读三读,也没有一问二问再问,公众也看不到具体的预算方案,只大概看到一个宏观数字,具体预算到哪个项目了,无从而知,这样的连基本知情权都无法满足情况下,又如何监督得好预算呢?

澳大利亚:合理预算原则

1998年,澳大利亚颁布实施了《预算诚信章程法》,该法规被视为预算“”。

何为“合理预算”?《预算诚信章程法》规定了几个判断标准,一是“审慎”,要考虑到财政风险,以及各类经济形势。

第二个标准就是“绩效”,要求财政政策与效益挂钩评估,这可能剔除“乱花钱”、“花大钱”项目。第三个标准就是“前后一贯”,各领域要相互协调,前后一贯。第四个标准就是“完整性”,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应当保证税收体系的完整,不能使税收体系因财政政策的变动而出现严重缺陷和漏洞。最后一个标准是“照顾子孙后代”原则。澳盛产资源,大开发自然让财政收入大增,但开发完后,子孙又拿什么来治国呢?预算收入不是越多越好,控制总体,该缓的要缓,该留给民间的就留给民间,该不急于开发的就得暂时不开发。

相比于澳大利亚,中国也是个资源丰富国,但现在很多矿面临开发枯竭,我们的子子孙孙再也不可能靠这些资源获得收入。现在又在兴“土地财政”,大卖土地,卖完后子孙后代又拿什么卖呢?这些都是预算中“合理原则”必须直面的问题。

巴西:独立机构查“用钱”

预算通过后,财政部就有法律依据给各部门发放“用钱”通知书了,但怎么用掉了,这是财政预算和政府开支中作为重要的事后监督一环,没有对“花钱”的权威专业审计,预算依然属于失败。

早在1895年,巴西就参照美国模式,在独立性方面下手,创立了联邦审计法院,它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议会,是一个独立的、具有司法职能的审计机构,由9名法官组成,由议会批准,总统任命。

联邦审计法院主要行使职权:对预算审计,议会审查前先要走这一步;对各政府机关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对国有企业的账目进行审计;对高级公务员财产及收支审计,对公共资金为基础的福利性基金进行审计。

联邦审计法院的独立性,保障了政府用钱监督和追责上的明确性和有效性。

美国:国会拨款委员会

美国政府每一笔预算外支出,都要经过国会批准,其中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国会的拨款委员会。

读者大概还有这样的印象:汶川地震时,美国总统很快就打来慰问电话,令中国民众感动,但美国总统随后宣布捐给中国几万美元的时候,一部分中国民众接受不了,觉得美国真吝啬。中国人大概习惯了我国政府援助外国灾民时的大气,一说捐多少万甚至上亿,行政首脑一开口,就等于拍板了。

其实,这就是美国总统只有这点“私房钱”原因所在。预算权限里规定,低于多少限额的,总统说了算,超过某一限额,而且也未列入预算的,那就要先交到议会讨论,待拨款委员会审查下来后再说,这一审查,往往要走一段很长的程序。美国总统不会在救灾时说我要捐多少亿,这我还得跟议员商量一下吧,他肯定先从他能支配的权限中紧急拿出来。

事实上,据统计,美国在汶川地震灾难中捐的数额上亿美元,但绝大部分资金不是总统控制的行政部门拿出的,而是美国各方面官方和非官方的捐助汇集而成,最后以美国国家为捐助人的名义操纵捐给了中国。

笔者讲这个故事,想说明不负责或草率地花钱,无异是对人民的犯罪,是对纳税人的嘲弄,是对法治精神的污辱。

在美国,授权是财政监督的第一关,拨款是财政监督的第二关,双重控制是美国财政预算监督的一大特色。这意味着,即便通过了预算,钱不是想怎么拿去用、何时拿去用都行,拨款要走程序,而且这一程序是透明和公开的,但也是最难过的一关。要说服国会拨款委员会成员,就得回答诸多菜单式问题,如拿出具体的钱花在哪儿,怎么个花法,又会有什么影响,还得应付议员们一些出其不意的刁钻问题。

德国:科学严谨作风令人佩服

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期公布了2010年的经济数据,称2010年德国经济创下了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大增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高于政府3.省略

上一篇:聚焦“三公”消费 下一篇:让政府的钱袋子更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