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项目教学的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运行与管理探析

时间:2022-05-06 01:47:50

基于真实项目教学的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运行与管理探析

摘 要:“工作室制”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在已经被逐渐推广到多所艺术设计院校。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引入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对“工作室”运行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也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工作室制;艺术设计;项目

关于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德国的包豪斯艺术学院。包豪斯艺术教学思想中第一次将美术教育与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工艺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室环境中学习,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紧密,具有组织教学、承接项目、促进科研三大功能,能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在工作室运作机制中以工作室为学习环境、实现项目化的学习任务、职业化的学习角色,并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课堂,让学生各司其职,合作完成项目。教师则按照企业标准考核学生作品。可见工作室制是一种充分体现实践性和开发性的教学方式,其优越性有目共睹。

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研究能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方面的改革产生强大的推力,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由于工作室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单位,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工作室制所反映出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在其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把握基于工作室的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监控。

1.基于真实项目的嵌入模式。通过企业提供项目来源,校企合作制订项目课程体系,遴选项目。在嵌入项目后,基于校企合作搭建的项目工作室平台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完成学生知识、技能的对接。同时,围绕真实设计项目的要求,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形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相关理论、技术要点的全面导入,构建并实施“工作室+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由校内的项目设计工作室、艺术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工作室组成了真实工作环境。基于工作室平台通过校企互派人员,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完成实际设计项目,校企共同考核、遴选采纳学生设计作品,并推广。这样不仅能实现项目成果的转化,也能促使学生不断经历从创意到设计,再到企业采纳与市场推广的整个工作流程的真实体验,真正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2.通过创新项目导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严格把关项目来源,根据课程内容将项目一一分类,比对遴选,将能够覆盖整个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的项目依据其难度、规模、需求时间段导入对应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素质水平,将难、中、易三个层次项目任务下达给学生项目组,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相关理论、技术要点的全面引入,实现理论知识传授与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3.可以在部分工作室和项目实施准入制,对技能水平高的学生项目团队通过校企联合考核,可以进入相对难度与规模均较大的项目工作室。并通过改革工作室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与项目成果评选激励,从工作室管理制度、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

4.按照艺术设计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在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将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在项目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用企业化方式对学生项目运行进行管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职业视为事业,做到敬岗爱业,进而精业乐业。

总之,加强工作室的运行与管理,能够弱化一般性的行政化管理,简化行政管理的形式因素,将师生的教与学由以往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实现外在的行政干预向内在的主动行为转化。同时,工作室模式能够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培养学生不仅具有系统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要具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就教学方面而言,既有教师对知识的系统传授,又有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亲身体验。教学活动双方相互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周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管理探讨[J].美与时代:上旬,2013(09).

[2]马连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9).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真实项目教学的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机制研究》(课题编号:XJK11CZJ004)研究成果。

上一篇:关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的几... 下一篇:高职英语课程资源的多维合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