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怎样才配做现代学生

时间:2022-05-06 01:15:08

经典/怎样才配做现代学生

我们这些似乎很可爱的青年男女,住在学校里,就可以算作现代学生么?或者能读点外文书,说几句外国语;或者能够“信口开河”地谈什么什么主义和什么什么文学,就配称作现代学生么?我看,这些都是表面的或次要的问题。我以为至少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才配称作现代学生。

(一)狮子样的体力

我国自来把读书的人叫作文人,本是因为他们所习的是为文事的缘故,不料久而久之这“文人”两个字和“文弱的人”四个字竟发生了连带关系。古时文土于礼、乐、书、数之外,尚须学习射、御,未尝不寓武于文。不料到后来,被一些野心帝王专以文字章句愚弄天下儒生,鄙弃武事,把知识阶级的体力继续不断地摧残下去;流毒至今,读书人所应有的健康,大都被毁剥了。赢弱的父母,哪能生出康强的儿女!先天既不足,而学校教育,又未能十分注意体格的训练,后天也就大有缺陷。所以现时我国的男女青年的体格,虽略较二十年前的书生稍有进步,但比起东、西洋学生壮健活泼、生机勃勃的样子来,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计。新近有一位留学西洋多年而回国不久的朋友对我说,他刚从外洋回到上海的时候,在马路上走,简直不敢抬头,因为看见那些孱弱已极、毫无生气的中国男女,不禁发生恐惧和惭愧的感觉。这位朋友的话,并不是随便邪说。任何人刚从外国回到中国国境,怕都不免有同样的印象。这虽是就普通的中国人观察而言,但是学校里的学生也好不了许多。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事业,这句话无论何人都是承认的,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

现今欲求增进中国学生的体力,唯有提倡运动一法。中国废科举,办学校,虽已历时二十余年之久,对于体育一项的设备,太不注意。甚至一个学校连操场、球场都没有,至于健身房、游泳池等等关于体育上的设备,更说不上了。运动机会既因无“用武地”而减少,所以往往有聪慧勤学的学生,只因体力衰弱的缘故,纵使不患肺病、神经衰弱病及其它痼症而青年天折,也要受精力不强、活动力减少的影响,不能出其所学贡献于社会,前途希望和幸福就从此断送,这是何等可悲痛的事!

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这样病夫式或准病夫式的学生,怎能担得起将来社会国家的重责!又怎能与外国赳赳武夫的学生争长比短!

体力的增进,并非一蹴而就。试观东、西洋学生,自小学以至大学,无一日不在锻炼陶冶之中。所以他们的青年,无不嗜好运动,兴趣盎然。一闻赛球,群起而趋之。这种习惯的养成,实非易事。而健全国民的基础,乃得以确立。这种情形,在初入其国的,会误认为一种狂癖;观察稍久,方知其影响国本之大。这是我们所应憬然猛省的。

外人因我国度庞大而不自振作,特赠以“睡狮”的怪号。青年们!醒来吧!赶快回复你的“狮子样的体力”,好与世界健儿一较好身手;并且以健全的体力,去运用思想,创造事业!

(二)猴子样的敏捷

“敏捷”的意思,简单说起来就是“快”。在这二十世纪的时代做人,总得要做个“快人”才行。譬如赛跑或游泳一样,快的居前,不快的便要落后,这是无可避免的结果。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两千年前,便已发展到与现今的中国文化程度距离不远。那时欧洲大陆还是蛮人横行的时代。而美洲尚草莽未辟,更不用说。然而今日又怎样呢?欧洲文化的灿烂,我们既已远远落后,而美洲则更发展迅速。美利坚合众国立国至今不过一百五十四年,其政治、经济的一切发展,竟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这固然是美国的环境好,适于建设。而美国人的举动敏捷,也是他们成功迅速的一个最大原因。我们试游于美国的都市,汽车、街车等等的风驰电掣不算,就是在大街两旁道上走路的人,也都是迈步直前,绝少左顾右盼、姗姗而行,像中国人所常有的样子。再到他们的工厂或办事房中去参观,他们也是快手快脚的各忙各的事体。至于学校里的学生,无论在讲堂上、操场上、图书馆里、实验室里,一切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所以他们能够在一个短时期内,学得多,做得多。将来的成就也自然的多起来了。掉转头来看看我国的情形,一般人是行动迟缓,姑且勿论;就是学校里的学生,读书做事,也大半有一些不灵敏。所以在初中毕业的学生,国文不能畅所欲言;在大学里毕业的学生,未必能看外国文的书籍。这不是由于他们的脑筋迟钝,实在是由于习惯成自然。所以出了学校以后,做起事来,仍旧不能紧张,依然“从容不迫”地做下去。西洋人可以一天做完的事,中国人非两天或三天不能做完。在效率上相差得这样多,所成就的事体,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关于这种迟缓的不敏捷的行动,我说是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是由青年时代养成的,并不是没有什么事实上的根据。我们可以用华侨子弟和留学生来做证明:在欧美生长的中国小孩,行动的敏捷,固足与外国小孩抗衡;而一般留学生,初到外国的时候,总感觉得处处落人之后,走路没有人家快,做事没有人家快,读书没有人家快,在课堂上抄笔记也没有人家写得快、记得多,苦不堪言。但在这样环境中吃得苦头太多了以后,自然而然的一切行动也就渐渐的会变快了。所以留学生回国后一切行动,总比普通一般人要敏捷些。等到他们在百事迟钝的中国环境里住的时间稍为长久一点,他们的迟缓的老脾气,或者也会重新发作的。就拿与人约会或赴宴会做例子,在欧美住过几年的人,初回国的时候,大都是很肯遵守时间,按时而到;后来觉得自己到了,他人迟到,也是于事无益,呆坐着等人,还白白糟蹋了宝贵的时间,不如还是从俗罢。但是这种习惯的误事和不便,是人人所引为遗憾的。尤其是我们的青年人,应当积极纠正的。

青年们呀!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的新时代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快”。你看布满了各国大陆的铁道、浮遍了各国海洋的船舰、肉眼可看见的有线电的电线、不可见的无线电的电浪、可以横渡大西洋而远征南北极的飞机、城市地面上驰骋着的街车与汽车、地面下隧道中通行的火车与电车,以及工厂、农场、公事房、家庭中所有的一切机器,哪一件不是为要想达到“快”的目的而设定的?况且凡各种科学,无不日新月异的在那里增加发明。我们纵不能自己发明,也得要迎头赶上去、学上去,这都是非快不为功的。

据进化论的昭示,我们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却是人类在这比较安舒的环境中,行动渐次变得迟钝,反比猴子略逊一筹,而中国人的怠惰程度更特别的高。以开化最早的资格,现今反远居人后,这是多么惭愧的事!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

(三)骆驼样的精神

在中国四万万同胞中,各人所负责任的重大,恐怕要算青年学生首屈一指了!就中国现时所处的可怜地位和可悲的命运而论,我们几乎可以说:凡是可摆脱这种地位、挽回这种命运的事情和责任,直接或间接都是要落在学生们的双肩上。

第一是对于学术上的责任:做学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

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这种责任是何等的重大!读者要知道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地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这竞争剧烈的二十世纪,更要依靠学术。所以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德意志便是一个好例证:德人在欧战时力抗群强,能力固已可惊;大败以后,不到十年而又重列于第一等国之林,这岂不是由于他们的科学程度特别优越而建设力强所致么?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原来是很有贡献的――如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之类――所以现时国力虽不充足,而仍为谈世界文化者所重视。不过经过两千年专制的锢蔽,学术遂致

落伍。试问在现代的学术界,我们中国人对于人类幸福有贡献的究竟有几个人呢?无怪人家渐渐看不起我们了。我们以后要想雪去

被人轻视的耻辱,恢复我们固有的光荣,只有从学术方面努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知识,更进一步对世界作出新的贡献,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寄望于青年学生的。

第二是对于国家的责任:中国今日,外则强邻四逼,已沦于次殖民地的地位;内则政治紊乱,民穷财匮,国家的前途实在太危险了。今后想摆脱列强的羁绊,则非急图取消不平等条约不可。想把国民经济现状改良,使国家能享独立、自由、富厚的生活,则非使国内政治上轨道不可。昔日范仲淹为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果然有志竟成。现在的学生们,又安可不以国家为己任呢!

第三是对于社会的责任:先有好政治而后有好社会,或先有好社会而后有好政冶?这个问题用不着什么争论,其实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学生对于社会也是负有对于政治同等的责任。我们中国的社会,是一个很老的社会,一切组织形式及风俗习惯,大都陈旧不堪,违反现代精神而应当改良。这也是要希望学生们努力实行的。因为一般年纪大一点的旧人物,有时纵然看得出,想得到,而因濡染太久的缘故,很少能彻底改革的。所以关于改良未来的社会一层,青年所负的责任也是很大的。以上所说的各种责任都放在学生们的身上,未免太重一些。不过生在这时的中国学生,是无法避免这些责任的。若不学着“骆驼样的精神”来“任重道远”,又有什么办法呢?

除开上述三种基本条件而外,再加以“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便配称作现代学生而无愧了。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新理念下英语教师的转变 下一篇:浅议三元教学模式与物理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