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时间:2022-05-05 09:44:17

新媒体时代民间文化艺术论文

1引言

木雕、陶艺、一些传统民间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正在逐渐地消失。一方面,这样的传统工艺学习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再加上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授的模式使得手工技艺无法以大规模的形式进行教学叽另一方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一篇关于民间文化传承的研究论文显示,大多民间手工艺者收人不稳定,即使在旅游景区从事民间艺术工作(如民族舞蹈表演),每月的固定工资也只有1000-1500元,单靠手工艺活难以养活自己,这使得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人才队伍在萎缩。

2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

随着人们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近年来愈加重视传统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般来说,常见的民间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包括资料抢救、政府及民间保护组织的出力保护以及民间文化教育观念的教育与培养。实践中,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乏一些成功案例,如河北省蔚县建立的中国剪纸艺术基地、山东省潍坊寒亭区建立的木版年画研究基地、大型民间艺术舞蹈节目《云南印象》的成功传播以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连续8届的成功举办等。这些举措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让传统文化艺术通过文化产业等渠道广泛传播而走向社会,走出了国门。一些濒危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品和艺术表演形式,经过科学的论证、抢救和整理,已经在国内甚至国外市场广为流传,有的还被列人了世界文化宝库。在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民俗的保护与开发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文化遗产在民间文化的原生性。所谓原生性,就是真实、可靠、原真而非伪造等。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生态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

3新媒体时代下媒介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3.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针对之前出现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而言,一种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3.2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1)跨媒体互动特征明显

进人21世纪,新媒介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媒介自身的成长上,还突出表现在不同媒介间跨领域的合作与互动,打破传统各自为阵,分门别类地对受众进行传播的既有状态。

(2)真实性达到新的高度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环境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临场感、真实性突出。不论是体育赛事的转播还是近年来电视节目模式的变化,都越来越向真实、自然靠近,真人秀节目普遍受到大众欢迎。

4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民间文化保护领域

“新技术将迫使电视、电信、电脑、电子消费品、出版和信息服务融合成一个单独的互动式信息工业[4Jo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考虑将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一种需要向大众传播的信息,放到新媒体互动的平台中,以联动共振加强传播效果。打造一档以民间文化保护为主题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尝试。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新媒体媒介环境下电视节目传播途径多样。以《我是歌手》为例,除了电视台直播,还有视频网站的同步直播以及微博的话题讨论。传播手段新奇灵活,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并且能根据自身节目特点的需要找到最适合的传播方式。如在《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的直播中,由于自身是音乐类节目,考虑到很多受众对节目中歌声音质的需求,湖南卫视和各种影院合作,使得最后一期节目在影院同步直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次,采取电视节目真人秀真实、纯粹的记录方式与民间文化保护所需要的自然、原生要求相一致。将民间文化这一元素与节目融合,人们能够直接在镜头面前看到民间文化最原始的面貌,能真实地了解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妙所在,而且媒体能联系专家对节目进行指导,人们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也能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会受到“伪民俗”的欺骗。节目在真实呈现民间非物质文化样貌的同时又能够集娱乐元素、趣味于一身,相较于传统的民间文化宣传片、旅游景点介绍片更有吸引力,能持续抓住观众的眼球。

5结束语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传媒正成为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通过互联网,借助手机等终端将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传达到每个网民心中,每个个体都能成为一个潜在的保护力量,点成线、线成面,全面有力地促进我国的民间文化保护事业。

作者:王怡苏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上一篇:旅游文化艺术论文 下一篇:动画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