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材变化带来的困惑与思索

时间:2022-05-05 10:01:06

音乐教材变化带来的困惑与思索

摘 要:音乐教学中难免遇到各种困惑:学生变了,教学方法不变必然不行;教材变了,教学方法不调整仍然不行。但无论怎么变遵循教学规律这一点不变,同时还应该牢牢把握一个法宝――“思考”和发扬一种精神――“质疑”:不唯书,不唯上,不仅凭经验,从困惑中思变,从变通中收获,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才是教学以不变应万变的真理。

关键词:“变”的困惑:“不变”的思索;以不变应万变

2005年浙江首次使用新版音乐教材以来,音乐教材每年都在做细微变化。其中一些变化是很有必要的,如配套教学光碟的进一步优化,音乐资料的更近、补充,教参资料的充实等等。但也有一些变化反而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不便和困惑。

一、教材“变”带来的困惑

歌曲《唱脸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戏歌,学生们也很喜爱,但这首歌曾经使我困惑了很久。我清楚地记得新教材使用的第一年,《唱脸谱》歌曲中有两个调:一个是前面的伴唱部分的降B调,一个是主唱部分的降E调(见图)。新教材使用的第二年,这首歌曲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前面的伴唱部分已经不作学唱要求,乐谱缺省了,仅以文字出现。然而歌曲的调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按道理,主唱部分是降E调,歌曲改版后应该标降E调才对,可是歌曲却赫然标着降B调。如图,当时我非常地困惑,不知该按老调降E调唱,还是按歌曲所标的降B调唱。于是我作了一些尝试,让一部分唱降B调,让另外一些班级唱老调。唱降B调的结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按照降B调唱,最高音可达小字二组的f,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高音4。这个高度,即便是用上气息加上假声,我们的学生依然唱得不轻松,很多的同学干脆到了高音的地方就自动降低八度去唱,可就是这样还有问题,低音太低唱不下,整首歌曲唱起来沉闷不已,丝毫也没了京剧的味道。当时我以为可能是教材的编者可能只是临时出了错,可没想到是接下来几年里,教材每年都有小的变化,但是就是没有将这首歌曲的调变回去。于是我再一次陷入困惑当中:是不是编者及教育专家们为了考验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而特意设的调?

于是我将所有的不适归结为我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够,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没教给学生正确的发声、歌唱技巧的原因。为了能够让学生较好地唱下这个降B调,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坚持发声练习,并且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09年,学校给我们的音乐教室安装了电脑多媒体,我把教学光碟一看,才发现原来光碟上是两个调的。后来,我又通过网络搜索《唱脸谱》音频和视频,这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唱脸谱》主唱部分都是降E调!而当我全部改用降E调给学生唱的时候,学生的兴趣陡然上升,唱完一遍,学生们竟然要求再唱。到这个时候,我觉得教材中的这个降B调,并不是什么教育专家或编者为了考验音乐教师的教学了而特意保留的,而是他们的疏忽犯下的错误!我也不禁为自己的自以为是和粗心大意追悔不及。而且,我纳闷为什么教材用了这么多年却没人提出异议?到底是教材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

二、教材“不变”带来的思索

尽管音乐教材不断地变化,但有的地方我以为可以做些变化的却始终没有变化。比如14册音乐教材《天山之春》中有一个哈萨克民族的冬不拉弹唱《褐色的鹅》。这首歌曲采用的录音手法较落后,估计是很多年前,音乐工作者们直接用录音机外录而成,因此音响效果非常差,冬不拉的音乐也非常模糊。我从网上搜索过许多冬不拉弹唱形式的歌曲,发现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好听的曲子,不知道为什么教材屡次变动,却不考虑一下这首歌曲。如果说这首曲子真有欣赏的必要,为什么不考虑用现代先进的录音手法重新录制。

三、教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对策

有人可能会觉得笔者以上举的例子都很小,不值得这么较真。是的,这些事情是小,但这些“小事”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1.教材的编者们疏忽大意,没把教育的小事当“事”来看,以致致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校正。

2.教材的编者们脱离一线教学,没有关注教学的实情和学生的学情。以至于该更新、优化的内容没有得到更新和优化。

3.教材的编者们没有紧跟时代的意识和危机感。经典固然重要,时代在变迁教材也应适当体现时代变化的成果。

4.一线的教师们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或缺乏质疑的勇气和精神,有的则发现了问题但缺乏对教育负责的主人翁态度。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学无小事,学生的事无小事,越是小事越要引起重视,对待教学的“小事”我们应该做到:

1.一线的教师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通过正当途径反映问题,哪怕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音符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教育部门应多鼓励一线教师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教育的更好发展献言献策。

3.教材的编者们应经常走访一线教师,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实际制定或更改教材。

4.教材的编者们应紧跟时代变化,多关注音乐的发展和变化,把最好的音乐呈现给学生们。

总之,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有不怕麻烦不怕苦,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躺在以往的经验上睡大觉,学会在质疑和解疑中不断成长,为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施红莲.中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0(5).

[2]刘思奇.学生变声期的歌唱教学及嗓音保护[J].中国音乐教育,2008(10).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中学)

上一篇:影响新店子镇方言使用之刍见 下一篇:把握三原则,让多媒体课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