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05 08:26:29

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对此产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授浙教版第十一册的数学内容“折扣、利息和保险费”这一课内容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利息,保险和税款已有或多或少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课堂上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关于储蓄,你知道多少?你知道银行的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话就接踵而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上就会高涨。所以,只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那么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就会保持积极的学习的热情,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

二、挖掘教材,引发学习兴趣

在一心理学书籍上曾看到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的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教学中,深挖教材兴趣的因素,渗透美育,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一次外出听了一堂《圆的认识》一课,那位上课的老师的情景导入对我的印象很深刻。教师运用多媒体的生动、直观性,向同学们展示了“小猴子坐不同车轮的汽车”时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住了,还不时发出阵阵的笑声。这时候老师趁热打铁,提出疑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呢?”由于学生正处于兴奋状态,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对啊,为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就提高了。从而为深入学习新知,探求新知打下基础。

三、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换言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四、适时表扬学生,发展兴趣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常常会看到有些学生往往在某一方面很吃力,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单纯以“批评”论事,对学生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加深厌学情绪。而应以“鼓励”为主,寻根问底,找出病源,对症下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厉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在教授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时,当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困难,不能把已知量和分率对应的时候,教师可以帮助其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五、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一节好的教学课不仅要“课伊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愈浓”,而且还要做到“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听过一位老师是这样结束本课时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大家对此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呢?”同学们可以放学回家查找一些课外书籍,明天上课我们看哪一位同学说得最准确。如此结束,再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绪,保持了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需求,取得“课虽终,需犹存”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课改新形势下,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上一篇: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的高效性 下一篇:个体先学的指导及先学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