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巡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时间:2022-07-31 02:57:05

课堂巡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珍贵的,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又是复杂多变的,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应注意课堂巡视的实效性,巡到实处。

一、促进情感交流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巡视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很好时机。有效地课堂巡视能够很好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课堂上教师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练习,无形之中师生之间也进行了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初一刚开学时班里有一个小男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课堂之中不认真去听和做习题。通过了解知道课堂中听得不是很懂,在之后的数学课上,我每次在巡视时,都要检查他做习题情况,帮他分析错误原因。慢慢和他拉近心理距离时,他听课也越来越认真,作业、学习都有了很大进步。

二、培养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终生受用。课堂中巡视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养成的,而课堂巡视往往能发现学生很多的不良习惯。对于个别上课不专心、做小动作的学生,通过目光、抚摸、语言等方法,提醒这些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其学习态度。

我带过一个班,学期初发现很多学生看书本很近;写练习时,坐姿不端正,头放到桌子上;计算时,多用计算器不用草稿本;作业时不够独立,缺乏自信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我加强课堂巡视,及时引导学生改正。我还针对多数学生计算错误多的现象,从源头抓起,从细节入手,巡视时看到一个计算器“保管”一个,并检查学生的草稿本,督促多使用笔算,从草稿本上查找错误原因。还要求每个学生备一个草稿本,并定期、定时加以检查,凡是能规范使用草稿纸,书写认真清晰,就予以表扬,学生之间相互浏览。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作业中的计算正确率有很大提高。

三、促优补后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课堂上教师的巡视指导要顾及全面,而不能停顿于哪一个学生的身上。在巡视时,我们要“勤看点”,既要看清楚学优生对自学重点的掌握情况,更要看明白中等生、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在教学中,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整体”教学观的束缚,注重整体与个体并重。

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不一样,在课堂上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下”的现象。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教师就要在学生自主练习时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吃不饱”学生可以适当多喂些,比如提示用不同方法,或者在已有题目基础上增加新问题,引发进一步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次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我给出一习题: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接DP交AC于点Q。(1)试证明:无论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1/6。

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部分后进生,在第(2)题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我引导:“计算ADQ的面积以哪边为底比较简单?”他们回答:“以AD为底。”“那么AD边上的高满足什么条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1/6?”“能计算出高吗?”“能。”“此时AP长度可以求出来没?”“可以!”“好,那赶快写出过程。”通过层层设问,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而对于吃不饱的学生,很快就解答完整。在检查他们解答情况后,我引发下一步思考,“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CQ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在课堂巡视中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弱,既能照过到后进生“吃得了”,又能兼顾优秀生“吃得饱”,提升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研究能力。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调整课堂教学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巡视是为了更好地“深入”学生,拿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走进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特别是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在预设中已经考虑到此解题方法,根据实际调整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各环节有机地、合理地组合起来。

教学《比例线段》这一课时,布置了一道题:若线段a,b,c,d成比例,其中a=3cm,b=6cm,c=4cm,则d=cm。在巡视时发现部分学生给出一个值,而有些学生写出三个值。于是,马上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代表将自己的结果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当“医生”,找出“病因”,共同“治疗”。

教学之中,有效的课堂巡视不仅能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通过课堂巡视,教师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才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就有利于老师适时调控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不能把课堂巡视作为象征性的教学手段,而要把巡视落到实处,让课堂巡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J].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康世刚.也谈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J].人民教育,2010,2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