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会患“抑郁症”吗

时间:2022-05-04 07:39:45

儿童抑郁症是儿童时期的常见心理问题,有5%―10%的儿童出现过抑郁情绪,约4%―8%的青少年患抑郁症。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不同于成人,常以情绪和各种行为问题为突出症状。当一个既往表现良好的儿童出现不当行为时,要高度警惕抑郁症的发生。

案例一:不爱笑的玲玲

玲玲的爸爸是某化工厂销售科的科长,妈妈是列车员,他们出门的日子比在家日子长,五岁的玲玲由外婆带着。她很羡慕别的小朋友星期天有爸爸妈妈领着到公园玩,而她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近来,玲玲的爸爸妈妈都发现他们的小宝贝变得不爱笑了,常看到她一个人坐着发呆,整天不说话,以前老是撒娇的玲玲变得不吵也不闹了,好像一下子乖了许多,但这种“乖”在父母看来总有点不对劲。幼儿园老师也反映玲玲现在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呆呆的远不象班里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天真。爸爸妈妈真着急了。

案例二:晓明变了

晓明原来是个很聪明很懂事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大班。可是最近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只要稍一不如意,他就会对大人发脾气。好几次为了抢玩具,晓明动手打了小朋友,还把好好的玩具砸坏了,老师批评他,他却把小脑袋一歪,硬是不肯认错。后来,老师在进行家访时了解到,晓明的父母半年前离了婚,法院把晓明判给了爸爸,打那以后,这孩子就开始变了。玲玲和晓明这两个孩子经医生诊治都患了儿童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不仅包含有抑郁寡欢、忧悉苦闷的负性情感,而且还有怠惰、空虚的情绪表现,但是,以往我们常误认为抑郁症只会发生于有自我意识能力和情感丰富的成人身上,而忽视了儿童也可能得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患抑郁症的儿童由于认知能力不足,他们所体验到的抑郁情感和表现出的抑郁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抑郁症有面部表情忧郁的特点,如目光垂视、呆滞无神、口角下垂、注意力不集中、很少有笑容等。有的孩子则表现为爱发脾气、易烦躁或对刺激极其敏感。某些儿童抑郁症则呈隐匿状态,其抑郁状常被其他表现所掩曾,表现出一些行为障碍,如固执违拗、恶作剧、对人无礼、暴怒、毁坏物品,年龄大点的孩子甚至打架、逃学、吸烟等,少数人还发生少年犯罪问题。

不同年龄段发生抑郁症对孩子的影响有所不同:

1、婴儿期抑郁症:大多发生在6个月以后,主要与母子分离有关。患儿首先表现为不停地啼哭、易激惹、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吃奶差、体质不增、睡眠减少。

2、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学龄前期儿童抑郁症可使患儿易激惹、社交行为退缩,不愿上幼儿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食欲下降、易生病,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3、学龄期儿童抑郁症:学龄期儿童抑郁症的患儿常性格孤僻、不合群、和同学关系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不好、自我评价低,可产生消极意念或自杀行为,部分儿童出现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

儿童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加强家庭温暖和心理治疗,因此父母、老师、长辈们不但要在物质生活上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关怀,比如家长可以时常与孩子交谈,以了解他们,让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在教育方式上切忌简单粗暴,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三言两语打发了事,而应该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并在孩子取得进步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除了家庭以外,幼儿园和学校也是培养儿童正常心理和性格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场所,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对于有明显抑郁症状的患儿应早去医院就诊,不要贻误治疗。家长应做到:

①不要对孩子“控制”过严,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②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③教会孩子与他人融洽相处。

④生活不宜过分优裕

⑤让孩子爱好广泛。

⑥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⑦拥有自信。

⑧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的气氛。

引起儿童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儿童生活环境中缺乏足够的良性刺激(母爱、父爱、家庭温暖等),儿童心目中缺乏偶象(如父母离异或死亡)等。

现在,对于许多大人来说,有时候发现孩子的抑郁症状比治疗更困难。因为这种病症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被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孩子的家长和老师。

上一篇:儿童哮喘别掉以轻心 下一篇:姚明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