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

时间:2022-05-04 03:03:13

在诗词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

摘 要: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元素,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诗词教学;审美教育;兴趣;情境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是诗人和词人运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充沛的情感和绵密的章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诗词除了在形式的声韵、节奏、格律上具有美之外,它在内容的情感、意象、语言、意境上也具有美。因此,诗词的学习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在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从诗词的外部形式到情感意境,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推动力。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可以利用典故和趣闻。例如,我们在讲授《醉花荫》这首词的时候,可以从词人李清照和她丈夫的故事入手,通过李清照丈夫赵明诚与妻子比词的故事,让学生对这首词充满期待,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效果。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更加如鱼得水。

二、创造诗词学习的教学情境

人们在阅读诗词的时候,脑海里往往会闪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这就是诗词和画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利用诗词和画的这种密切关系,创造出诗词学习的教学意境,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或词人的思想感情。

诗词和画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具有美妙的意境,也就是两者都能通过情感与物象的交融展现美好的世界。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通过一些相近的图画,或是引导学生想象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

三、加强诗词的诵读环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可以有效地培养感受能力,是领会诗词意境的好方法。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重视诵读环节,不仅要要求学生课后大量诵读诗词,而且还应当在课堂中创设诵读的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能够融入感情地、有节奏感地投入到诗词诵读中,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

总之,诗词中具有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等多种美学元素,对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唤起美的向往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在诗词中加强审美教育,让学生徜徉在美之中,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美。

参考文献:

刘琴.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中学)

上一篇:窝沟封闭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下一篇:静脉输液穿刺成败因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