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术防龋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04 10:18:33

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术防龋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坏的疗效。方法 对72例228颗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并随访2年。结果 2年封闭剂完全保留率85.09%,部分脱落率10.96%,完全脱落率3.95%,新生龋3.07%,龋坏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窝沟封闭操作简单,封闭材料安全,不影响咀嚼功能,放龋效果理想。

【关键词】窝沟封闭术 第一恒磨牙 防龋疗效

龋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而我国儿童的龋齿发病率很高,据调查6~12岁儿童龋齿防病率达40%~50%,其中窝沟龋占80%。年轻的恒磨牙由于其牙面具有丰富的窝沟点隙,且窝沟内易滞留食物残渣,为细菌生长、菌斑积聚提供了微生态环境。儿童不善于利用牙刷将残渣进行彻底清除,从而有利于细菌繁殖,产生窝沟龋坏。窝沟封闭技术是在易患龋牙的窝沟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材料,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窝沟封闭术的防龋效果,本人对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前来就诊的72名患儿,共228颗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材料

贺利氏古莎有限公司研制的EstisealF(依斯蒂莎F)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1.2对象

门诊患者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8岁,共228颗第一恒磨牙,有深的窝沟或对侧同名牙患龋者。

1.3方法

先常规清洁牙面,隔湿,将牙釉质酸蚀剂涂于牙面,30s后,无油高压水枪冲洗,至少15s,残余的酸蚀剂胶体必须从牙齿表面清除干净,以“吸唾器”吸干,再隔湿,吹干,见窝沟呈白垩色,未达到白垩色者重新酸蚀到白垩色为止,再用小毛刷将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涂于窝沟处,下磨牙应兼顾颊面沟,上磨牙兼顾舌侧沟,若产生气泡,用探针尖刺破并慢慢将材料引入窝沟底,用标准型光固化机照射40s,最后检查有无咬合高点用细钻去除多余的材料,嘱24h内勿食过粘过硬食物。

1.4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评价用封闭剂保留率和龋病发生率两项指标衡量。封闭剂保留率分3级,完全保留,部分保留和全部脱落,并计算完整保存率和脱落率,脱落率分全部脱落率和部分脱落率两种。龋病复查标准是窝沟着色,探针能插入或卡住,沟底釉质变软或封闭边缘明显变黑者。龋病发生率的高低取决于封闭剂保留率,封闭剂保留率被认为是评价窝沟封闭效果的主要指标。

2 结果

复查1年封闭剂保留情况:完整保留者有208颗牙齿,占91.22%,部分保留者18颗牙齿,占7.89%,完全脱落者2颗牙齿,占0.88%。患龋情况,无;复查2年封闭剂保留情况:完整保留者有194颗牙齿,占85.09%,部分保留者25颗牙齿,占10.96%,完全脱落者9颗牙齿,占3.95%。患龋情况,发现7颗牙齿患龋(均为封闭剂完全脱落者),占3.07%。

3讨论

3.1封闭剂保留与防龋的关系:研究表明,封闭剂防龋的关键是提高封闭剂保留率,只要封闭剂保存完整,就能充分预防龋病,并能阻止窝沟内小的或初期的龋坏进展[2]。光固化封闭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复合树脂和玻璃水门汀的特性,它的粘稠度、渗透性及流动性均较好,易将窝沟处封闭起来,隔绝外来的侵蚀,从而达到防龋的目的。

3.2封闭剂脱落的原因与预防:随着术后复查时间的延长,光固化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也在增高,从而龋齿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封闭剂脱落与牙体窝沟形态,龋坏及时间关系密切,而其他的如牙齿结构异常,操作不当,咀嚼不慎也能引起其脱落[1]。而提高封闭剂的保留率,关键在于隔湿,防止被治疗牙受到唾液污染,并尽量缩短牙干燥到窝沟封闭剂固化的时间,以免封闭剂固化前被唾液污染。

第一恒磨牙约于6岁左右萌出,因处于替牙期,易被家长忽视,龋病发生率极高,因此需及时做窝沟封闭。本次窝沟封闭的228颗牙中,2年封闭剂保留完整的为194颗牙,占85.09%,新生龋仅为9颗,占3.07%,防龋效果理想。窝沟封闭术具有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特点,儿童易于接受,价格便宜深受家长的欢迎。因此,光固化窝沟封闭术技术已成为目前预防儿童窝沟龋的有效方法之一。[3]防龋效果与脱落率和完整保存率有直接关系,只要封闭剂完整保留,就能达到理想的防龋效果。窝沟封闭术后应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脱落可重新封闭。

参 考 文 献

[1]曾晓莉,石四箴.综述窝沟封闭技术研究进展. 上海医学,2005,28(3):255.

[2]储冰峰,江一鸣,谢贺明.可见光固化和自凝窝沟封闭剂的3年临床效果.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11(3):144-146.

[3]杨是,石四箴.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9.

上一篇: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儿童甲周疣病...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