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就 第8期

时间:2022-05-03 11:43:39

时代造就 第8期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前三篇小说分别是:《祝福》《边城》《荷花淀》,无论是三篇文章,还是三位作家,或者是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凡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三个主人公都有相似的生活环境――中国农村,又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当然是时代的原因。时代的进步,促使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同时,也不断地给人们提供满足自我需要的舞台。

“人类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人是不断需求的动物……”因此,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如果,人的需求就这么一层层的满足,那么,他无疑会获得幸福。但是,如果在某一层次,他再也无法得到满足,不断地争取,换来的只是一次次地碰壁,那么,悲剧就产生了。

祥林嫂就是如此。

祥林嫂的悲剧从成为寡妇开始。如果她的丈夫没死,那么,生活在艰辛,对她而言也不会与“悲剧”拉上关系(她的自我意识就停留在封建社会教给她的那个层面,相夫教子,任劳任怨)。然而,假设不成立。祥林嫂的寡妇生涯,经历了两起两落。逃出婆家,来的鲁镇,这是一起。她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这满足并不源自她寻求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她只是为了逃避再嫁。因为,在她和周围人的眼里,再嫁是有违妇道,对抗夫权的行为。但是,好景不长,她被婆家人发现,绑回去硬是嫁到了山里面,差点儿就送了命。这是一落。面对命运的捉弄,她最终屈服了。也许是老天可怜,祥林嫂因祸得福:两年后“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这该是中国封建媳妇的福气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她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满足了生存的需要,获得了那个时代女人的最大幸福。这是二起。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孤苦伶仃,又来到鲁镇。这是二落。这一次,她大不如前,无论是外貌还是精神状态。在这里,生活安定了,再不用担心会有人来绑她回去了。可是,再嫁的事实犹如影子一般不愿离去,她就在人们好奇的咀嚼中迎来了人生最后的悲惨。应该说此时的祥林嫂满足了生存的需要,在她的心灵深处已经有安全的需要了。然而直到人生最后阶段,她都是在极度的不安全感中走向死亡。社会给予她的,就是这样一个舞台。

祥林嫂是可悲的,那么翠翠应该是可叹了。

翠翠的童年,既悲惨又幸福。父母双亡,留下她和祖父相依为命,而祖父的疼爱,给了翠翠幼小孤独的心灵无限的安慰。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心事也渐渐增多:看着热闹的渡头,“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肆无忌惮的设想着离家出走,让爷爷着急地到处找他。有人说: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这时的翠翠应该是感到了孤独。祖父可以给她温饱,可以给她爱护,但是自己那些心事却是无法对他说起的,只能凭借眼泪得到暂时的排解。翠翠生活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封闭的中国农村,这里的民风淳朴,但思想并未完全现代化,翠翠可以帮着爷爷撑渡船,却羞于诉说心声;翠翠内心渴望一份感情,却难于坦然抉择。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观点,翠翠是满足了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渴望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但是,无论是翠翠,还是边城的其他人,都走不出心里的那道坎,那是长久以来,社会意识形态在他们心里产生的影响,从而形成的集体无意识。

如果说是时代给了翠翠无奈,那么,时代给水生嫂的就是幸福了。

无疑,水生嫂生活的时代是艰苦的时代,但是,按照我们的理论,她应该是幸福了。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到了生活舞台的前沿,她们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可以自由地绽放自己,可以自由地与人交往。在这样的生活中,她们满足了生存、安全、社交的需要,开始有意识地追求得到尊重。“打仗有什么出奇的?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谁比谁落后多少呢!”时代的进步,让她们走出了思想的禁锢,同时,也给了她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她们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后来,她们能够配合子弟兵作战,满足了自我表现的内心需求。

时代影响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影响着人内心的需求,因而给了不同时代的人们不同的追求与际遇,也就造就了人们或喜或悲的一生。

上一篇: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下一篇:“读”是彝族低段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