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导向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实践探索

时间:2022-05-03 03:04:46

能力提升导向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实践探索

摘 要: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凸显了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践为例,从培训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和思考,为相关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导向;培训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从“单位化”逐步过渡到“社区化”,社区和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滕尼斯对社区的经典定义为社区是由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出入相友、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关系密切的社会共同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农村社区一般指村委会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频繁流动,社区日益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更加旺盛。

社区社会工作者及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政府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重点对城乡基层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学者对重庆市社区社会工作项目中的人才培训进行研究发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是现实的选择。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背景下,本文以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例,探讨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的需求、培训实践及相关思考。

一、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的现实需求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

社会工作是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是从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其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伴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更好地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解决具体问题。在加强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现实要求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的形势下,社会工作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提高。

(二) 社区社会工作的需求

首先,社区日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社区中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问题的重要体现,对社区社会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其次,社区层面涉及的领域相对广泛,包括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理、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的要求更为综合。

(三)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现状

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要包括三类群体,从事社区实际工作的人员和近几年从学校、社会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热心社区社会工作的志愿者。社区实际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实践方面需要继续提高;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所学专业相对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专业,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知识。Z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主要培训对象为社区实际工作人员和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

(四)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机制的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日益完善,社区将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薪酬将根据证书等级有一定的提升。从职业水平证书的考取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来看,社区社会工作者对教育培训有旺盛的需求。

二、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实践――以北京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为例

(一)主办方、师资方、场地提供方三方合作开展培训

北京Z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由Z区社会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由高等院校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师作为培训师资开展培训,考虑到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及实际交通问题,由Z区相关学校提供培训场地。培训由主办方、高校社会工作师资方、培训场地提供方相互配合,主办方Z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二) 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需求调研

在培训项目开始前,培训组织方及培训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培训需求开展调研。结果表明,即将参加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的学员大多数未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的比例很低。学员希望培训能够对职业资格考试有帮助,化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专业技巧等,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需求调研的开展及分析为制定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安排提供参考。

(三) 培训项目师资配备

承担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师资主要来自高校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师长期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掌握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能够为社区社会工作者带来新的工作理念;教师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相对熟悉,能够满足社区社会工作者对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需求。高校资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够确保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四) 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

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紧密围绕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及课程。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纠纷及调解、社区残障社会工作、社区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值得关注的是,小组工作以小组活动开展为主要方式并由专业培训教师聘请资深的小组活动专家一起开展,凸显实务课程特色。

(五) 培训课堂组织形式

由社区社会工作者作为学员组成的课堂,学员在年龄、知识构成、工作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首先,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形式,培训课堂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其次,小组工作是重要的课堂形式,使学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小组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体验,为将来在社区开展小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形式,社区社会工作者结合所学的知识分享和交流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情景模拟、现场展示也是重要的培训形式,使学员能够深刻地体验和感悟,激发积极性。

(六)培训项目效果评估

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在全面了解本期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满意度的同时,也为培训的继续开展提供新的需求、经验和教训,优化培训设计。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一般分两个阶段开展:一是在培训项目课堂即将结束阶段,对参与培训项目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二是在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对参与培训的学员继续进行有效的跟踪调查,了解培训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学员实际能力的提升程度。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思考

(一)关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

培训课程设计和师资配备方面,注重社区社会工作者实际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满足学员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在培训场地安排方面,充分考虑社区社会工作者多数居住所在辖区的现实。以社区社会工作者为本,关注其实际需求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 加强主办方、师资方的沟通和合作

主办方与师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够使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授课形式等方面更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需求和效果评估方面的及时沟通可以提高培训质量,获得更好的培训成效,优化后续培训工作。

(三) 培训项目促进教学相长

参加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学员大多熟悉基层社区的真实情况,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或是案例都体现真实和生动的特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奋斗、工作经历也是宝贵的财富和可供学习资料。专业教师在给社区社会工作者授课的同时,能够丰富基层实践知识,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 /article/zwgk/fvfg/shgz/201111/20111100197275.shtml.[2]陈仙歌.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3]李飞虎.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2009(2).[4]李丽.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SWOT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11).

[5]屠凤娜.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0).

上一篇:亚马逊的物流模式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库库尔坎金字塔内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