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院企业化趋势探究

时间:2022-05-02 07:37:04

我国医院企业化趋势探究

[摘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医疗领域发展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医疗领域存在的弊端,对医院企业化对规范医疗领域发展促进医疗产业化过程进行论述,阐释医院企业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医疗产业化 医院企业化 政策 产权 内部管理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知识与医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人享有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国民对医疗需求增长迅速。医院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直接医疗服务的机构,必须更新传统观念、摆脱旧模式的束缚。医疗服务工作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医院内部扩展到医院之外的同时,必须使医院的管理愈加科学化、人性化、充实化,使医院在尽可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和竞争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院管理混乱,医院企业化可以保证医疗产业发展顺利有序,具体原因如下:

一、国家政策混乱,政府对医院管理无章可循,医院企业化有利于政府健全法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公民对自身利益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迅速增加,但此时,我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具体国情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政策执行过程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及具体管理办法,不仅会导致对一些违道德和损害公民利益的医院行为没有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制约,造成行业自由性极大,同时可能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渎职贪污现象滋生,造成医院和政府部门行败,社会道德败坏。

借鉴市场经济发展中对企业管理的政策措施,政府部门将医疗领域中的医院视为独立法人,将医疗服务视为产品,同时针对医疗领域的非市场调节性,加强政策干预,从新的政策角度入手,制定合理规范的医院管理、医药价格控制机制和监督控制机制,可以使法律制定过程明确有效。

二、医院分类性质混乱,医院企业化管理有助于明晰产权

我国卫生事业提供的是防病治病的特殊服务,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即提高居民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政府有义务承担全体国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但由于我国人口庞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不能做到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全民医保。其次,我国卫生服务领域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特性,不以营利为目的,这就造成卫生服务提供不符合市场竞争机制。

医院企业化过程引进市场股份或产权明晰责任等制度,将医院经费投入量化、具体化。取消“营利性”“非营利性”的性质分类方法,抛开政府的政策控制功能,将政府视为投资股东,按照政府出资多少作为具体依据,将医院分为以下三种:

1.完全由政府负责体现政策兜底的慈善医院。所谓政策兜底是指对被“遗漏”的无医保群体提供最后援助。这种医院提供的是“纯公共物品”即完全由政府对特殊群体提供的非竞争非排他性医疗服务。此类医院不涉及营利问题,医院管理体系单纯。政府只需对“特殊人群”进行明确定义,提供医疗服务即可。

2.为广大公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公立医院。按照医院企业化管理角度分析,将医院独立法人视为经济人。政府为了从经济人经营过程中获得维持公民健康的医疗服务产品,投入成本,成为经营过程中的股东之一,同时成为公立医院的消费者代表。然而,政府投入不足以而维持此类医院自身发展和提高领域内竞争实力,故医院必须采取营利性措施从就诊患者获得经济利益。故这种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物品”。

3.完全由私人建立运作的私人医院。医院运作发展全部是私人出资,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私人物品”,由患者承担全部支付责任。但由于医疗服务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完全由私人出资提供基本不可能,所以,政府对这类医院必须制定特殊鼓励政策措施,以保证在不损害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增加私人对社会医疗产品的提供,为政府分担压力。

三、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混乱,医院管理企业化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07年我国医院管理年提出我国医院经营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把追求社会效益 ,维护群众利益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医院企业化过程正是贯彻指导思想的具体有效的改革措施。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医院可采用如下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1.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借鉴企业周密健全的管理理念,建立横向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纵向建立工作规范管理,绩效管理,奖惩制度,激励政策等。建立合理的政策环境,为医务人员提供公平合理健康的竞争环境。

2.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医院应与政府和高校沟通,联合建立一套规范的严格的考核机制,筛选具有优秀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医疗领域。并配套制定年度或不定期随机检验,以保证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从而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

3.加强职业道德和医院文化建设。引进企业观念将患者视为消费者,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消费者出发考虑问题。医院间明确职业道德的定义及范畴,建立规范的行业道德,并从职业道德出发,建立适宜自身发展的医院文化,如统一的价值观,明确的发展目标等,提供高效优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讲座或继续教育方式不断更新医务人员知识结构,对医院各管理层级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才能培训,提高管理效率。

4.加强与患者沟通。医院企业化要求医院建立合理的市场反馈咨询部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采用信箱,或不定期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提供中的意见,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不足或做出相应解释,提升医院在公民心目中的可信可靠形象。

5.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根据社会需要,合理考虑医疗行业的产品公益性和福利性等特性,避免垄断造成的价格飞涨。通过改革医院机构重设,有目的的进行预防保健知识普及专家免费会诊等,发掘潜在市场,扩大服务范围,用“薄利多销”的市场经营方式发展医疗市场,营利的同时,扩大了公民受益范围,提高国民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俞岚 ,李经辉.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和医院管理.

[2]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重庆医学,2007 , 1 (36).

[3]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

[4] (美)雷克斯福特•E•桑特勒 (美)史蒂芬•P•纽恩. 段晓明,叶露,刘 宝,等译.卫生经济学――理论案例和产业研究 (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5]樊勇明, 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6.

[6]新医改与责任政府――新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担纲与政府兜底的原则.消费导刊,2007,12.

[7]李冰,张敏.医院文化建设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北方经济,2007,(2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中国产业集聚问题研究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面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