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式研究

时间:2022-05-02 12:24:52

保险业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式研究

【摘要】保险业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对于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保险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一些方式,主要有保险业对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统筹发展商业养老和医疗健康保险,完善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以及通过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保险保障等,并对各种方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保险业 资金支持 社会保障体系 保险保障

党的十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发展,总理多次强调,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城镇化不仅指农村人口城镇化,还包括土地城镇化、资金城镇化等内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在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保险业集聚了大量资金,不但可缓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而且可拓宽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保险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促进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发挥保险资金独特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一)不断完善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运作机制

廉租房与保障房是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发展迟缓,其中主要障碍是建设资金瓶颈无法突破,过分依赖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思想不能得到转换。我国保险业资金投资于保障性住房既可缓解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资金不足,也可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益。保险公司可通过投标形式取得保障房或廉租房开发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低成本优势,以最低资金综合成本原则设计廉租房项目的融资结构与资金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实施。

(二)加快保险资金投资方式的创新

在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探索新的,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方式。比如优先股投资计划,借鉴国外优先股形势,以股权方式投入,约定投资回报率;先股后债、先债后股以及股债结合投资计划;在投资合同中约定转换条件与价格,约定固定回报,明确退出形式,以更加自由灵活的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

(三)逐步拓宽不动产及养老产业的投资范围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过程。保险资金作为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资金,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过程,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投资健康、养老及商业不动产,逐步允许有能力的保险机构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中小城市投资优质投资项目,分享不动产稳定的租金收益和升值潜力。

二、统筹发展商业养老和医疗健康保险,完善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一)统筹完善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看,基本社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居民养老需求。特别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较大障碍。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基本养老保险广覆盖、低标准,地区差异交由商业保险。保险业还应进一步加大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其中加快推进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和推广。在基本社会保障和企业年金之外,必须建立第三支柱的个人补充养老保险。以政府提供延迟纳税为激励、个人自愿参加的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未来正确选择。应继续加大政策协调力度,推动该工作在部分城市的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国。

(二)发挥保险业对城镇化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支持作用

随着城镇化推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虽然我国正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但保险处于起步阶段且保障水平较低,这需要商业保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失地农民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运用保险机制为被征地农民设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向被征地农民一次性支付征地补偿款的同时,按比例扣除适当数额,存入农民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并从政府土地转让收入、开发商土地开发收入中按比例扣除一定数额构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从制度层面建立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制度体系,提供多元保险保障

(一)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而城镇化又为农业产业升级、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化提供依托。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土地耕种集中化、农业现代化将是大势所趋,更多的风险保障需求将应运而生。保险业在巩固和提升现有“三农”保险保障水平的同时,应更多地从增强被征地农民、农民工等群体保障水平,以及保障集中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角度去发掘新的机遇,通过运用保险机制建立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长效机制,并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等,提升农民抗风险能力,实现放贷有保障、生产有资金、保险得发展的共赢格局。

(二)推动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自然环境及地质构造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巨灾保险在我国有建立的必要性。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应结合自身国情和各地巨灾风险特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广,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防灾减灾、有效分散灾害风险、有力提供灾后损失补偿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固防线。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作为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提供者,保险业积累的数据和拥有的风险管理技术非常有助于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管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保险业在新型城镇化风险管理方面的作为同时将会大大提升保险行业的声誉,增强保险业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雅琴.保险资金投资于保障房建设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5).

[2]雷泶,丁美.浅析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拓宽[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3).

[3]卓志,邬润龙.保险资金投资城市基建的探索[J].财经科学,2003,(3).

[4]吴钰.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自议[J].保险研究,2008,(1).

上一篇:现代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价值 下一篇:P2P网络信贷风险控制中的财经媒体信息披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