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母猪繁殖能力

时间:2022-05-02 10:57:49

谈谈如何提高母猪繁殖能力

摘要:母猪繁殖能力由母猪利用年限、每胎产仔数、年产胎数和仔猪成活率等几项指标组成。综合提高这几项指标的关键是掌握好母猪选种、配种技术,母猪饲养繁殖技术,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并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关键词:母猪、仔猪、配种技术、饲养、繁殖、早期断奶、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如何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是母猪养殖户获得较高收益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能力介绍几项饲养繁殖技术,饲养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和一些综合措施。

一 后备母猪的选择

1外观清秀,体格健壮,特别是要四肢结实,可承受公猪爬跨。符合品种特征,骨骼和肌肉要发育良好。背膘好的,泌乳能力强;背膘差的,泌乳能力差。但不必提倡后躯特别发达,因为这一因素多数可通过人为饲养而实现。特别是散养户,一旦饲养水平下降,母猪会因营养不良而不。

2 体格不要求过大,过大消耗饲料过多,经济效益下降。体型方面:腹部成弧线形下弯,有利于受精及胚胎着床,腹部上弯的,受精较为困难,产仔数较少。

3 第二性征明显。(1)要求大,并微下垂,有利于和顺利产仔。小而尖、上翘的,不利于配种,受孕,或难产。(2)有效6对以上,各排列整齐,有一定间隔距离,大且末端钝圆,没有发育不良的,尖的泌乳能力较差。

4 健康状况符合检测标准要求。种群无感染猪瘟、圆环病毒、呼吸与繁殖障碍症等病毒。检测有这几种病毒的,不能作种用。①

二 配种技术

配种技术决定母猪利用年限和受胎率高低。

1 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适当日龄、体重的母猪,在期间配种。早配,产仔数少,弱。晚配,体重超大,母猪利用年限缩短,并可能出现难产等现象,导致淘汰。最适日龄一般在225天左右。在2-3情期配种。

2 准确掌握母猪症状,表现:(1)采食量减少,表现不安。(2)肿胀,有粘液流出。(3)爬跨其他猪。(4)呆立,按压背部,静立不动,两耳竖起。(5) 接受公猪爬跨。

3 准确掌握配种时间,母猪肿胀,左右松驰,颜色变深,粘液量较多时配种。配种时间和次数,早上9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一个情期配种2―3次,每隔半天配一次,使受胎率最大化。

三 饲养管理

(一)饲养技术

1 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应用优质后备母猪料饲喂。

2 配种前期,比之前增加饲料量,提高营养水平,可增加母猪排卵数,保证胎儿着床,减少死胎,提高胚胎数量,增加产仔数。

3妊娠前期(配种后一个月内),应控制饲料量在2.0千克左右,饲料能量和蛋白含量相对低,蛋白质含量在14%左右。因母猪大量采食产热对子宫有一定影响,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产子数减少。同时要保证母猪合适的膘情。

4妊娠中期,逐步增加采食量,配合一定量的青粗饲料,使母猪吃后有饱感。青粗饲料中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精饲料日采量2.3千克左右。

5妊娠后期,根据母猪膘情,对食量的控制,膘情差的,要加大食量,或者在90天时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采食量在3。0千克左右。

6 妊娠末期,最后一个月,胎儿增重70%集中期,必须增加营养水平,提高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粗蛋白含量16%左右。一般饲喂哺乳母猪料,在3。0千克以上。

7 分娩期,分娩前7天,膘情好的母猪,适当减料,减1/3左右。并停喂青绿饲料,可减少产后便秘,预防子宫炎、炎、产后无乳综合症。膘情差的母猪,不但不能减料,反而继续增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保证母猪体质健康良好。今后有足够好的泌乳力。产子当天不喂料,以减轻胃肠内容物对胎儿挤压而引起难产,产后第二天逐步增加饲喂量至自由采食。④

但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冬季低温时,饲养方法技术要做一些相应调整,以达到最好目的

(二) 注意事项

1避免噪音,强光刺激。比如爆炸声,电焊弧光等。在某一猪场,因修理定位栏,电焊引起5头母猪流产。

2 避免刺激性,有毒气体影响。比如洒杀虫剂,驱蚊剂,点蚊香等。使用消毒剂时,应采用高效、无毒、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在某一猪场,夏季因点蚊香,引起8头母猪流产。

3避免饲养不当,引起裂蹄,而不能配种导致损失,严重的导致母猪淘汰。(1)母猪饲料的营养不均衡或不足,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如饲料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尤其是磷含量不足,易造成蹄底裂;缺少生物素也可引起蹄部横裂,蹄底易磨损(在饲料中添加生物素2―3mg/kg,可以治疗或预防此病)。缺少维生素D、硫、锌、锰和铜等元素时母猪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引起裂蹄。(2)未经清洗消毒的新建水泥圈面,由于呈碱性或腐蚀性,最易导致猪的肢蹄受损。(3)一旦发生此病,应立即采取措施,消毒、消炎。减少继发感染。

4饲料一定要优质,无霉变、腐败。避免引起阴道炎,子宫炎而导致流产。防止饲料霉菌毒素中毒。

5注意温度,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是18℃―23℃,冬季早春应保暖防潮,夏季应降温防暑,严禁舍内高温、高湿、严寒结冰、打滑,预防母猪流产。

四 对后备母猪,断奶后经产母猪不的诱情措施

经产母猪断奶10天后仍不的,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用公猪刺激,让母猪进入配种栏,让公猪追逐,爬跨,逐使母猪,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不能太久,否则母猪会受到伤害。

2 用母猪刺激,将不母猪与刚断奶的母猪关在一起,几天后,母猪将不断爬跨不母猪,刺激其脑下垂体份泌促排激素,促进。

3 适当刺激。 (1)拼栏。(2)增加运动。(3)饥饿刺激。(4)用车辆运输刺激。

4 强行输入灭活。用新鲜灭活后,进行强行输精20毫升,二、三次后可促进。

5 用新鲜稀释后喷射不母猪鼻子。一天两次,几天后,可促使。

6 注射激素。对经产母猪可用,后备母猪不建议使用。

7 在饲料中添加促进母猪的添加剂,VE等。

五 分娩时和分娩后母猪的管理

目标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母猪健康率。

1缩短母猪产程时间,产程过长,会导致胎儿窒息死亡。母猪过肥,过瘦都会引起产程过长,过肥,生产时容易疲劳,过瘦,产力不够,导致难产,这时应人工辅助生产。产仔当天不喂料,只喂麸皮加盐水。减少胃肠内容物压迫胎儿引难产。

2 产后恶露不尽是产后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要尽快处理。这关未能作好,可导致母猪下一情期未能,或返情率高。

3 产后8小时内不喂料,只喂补盐水。哺乳料中添加中草药或抗菌肽,对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白痢、母猪便秘有相当好的效果。

4管理方面,分娩结束后,及时清理污染物,如胎衣、阳水、血污等,并对产房消毒,创造干净、卫生的育子环境。要细心观察母猪和仔猪健康动态,(1)产后发热,肌注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2)产后拒食,原因是喂食饲料过量或浓度过大。精、粗、青饲料要搭配适当。(3)产后无乳,少乳。应采用催乳措施,喂催乳灵,同时加强动物蛋白饲养。(4)产后便秘,多喂青料,加大饮水量或在饮水中加入多维人工补盐,在饲料中加入酶制剂,酵母片,小苏打,也可以通过静脉补液。 (5)产后子宫脱出,首先清理污染物,清洗消毒子宫,然后复位,放入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再静注。(6)产后瘫痪,母猪产后缺钙,主要补钙,静注氯化钙,日粮中加入钙粉。

5 高床饲养,减少母猪压死仔猪,预防仔猪因喝脏水而引起拉稀或感染其他疾病。

6 夏天高温时注意防暑降温,加大通风流量,冬天低温时,应注意防寒保暖。②

六 运用早期断奶技术,缩短母猪断奶至配种的间隔期,提高母猪年产胎次

适当天数断奶,减少母猪失重,当母猪失重达30%时,断奶后7天率会明显下降。仔猪春冬寒冷时在28日龄断奶,秋、夏季暖和季节在21日龄断奶为宜。

1及时补铁,初生仔猪不可能从母猪中获得足够铁源,必须从药物中补铁,所选药为含硒生血素、增血多、丰血富等。及时补铁可提高仔猪的抗病力,促进仔猪生长发育,为仔猪早期断奶打基础。方法:在仔猪肌注1-2毫升补铁剂。

2 及时补料,在仔猪7日龄左右,开始加少量教槽料调教,教槽料是富含乳清蛋白,消化酶,肠膜蛋白的高档仔猪料。方法(1):用少量教槽料撒在保温箱内,让仔猪玩耍,采食。直至吃饱。后期少喂多餐,以免拉稀。(2):用一小盘清水放入少量教槽料,起诱食作用。

3 断奶管理。(1)防拉稀,使用富含乳清蛋白,消化酶,肠膜蛋白的高档教槽料,初生仔猪由于消化器官发育未完善,内分泌系统不成熟,胃液中游离盐酸含量很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拉稀。(2)防寒保暖,特别在春、秋季节,昼夜温差大。(3)防下痢,主要是仔猪黄白痢,在饲料中加入有益菌或抗生素。(4)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日粮中加入富含免疫球蛋白的血浆蛋白粉,或者加入抗菌肽。③

七 疾病预防

1 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等病毒感染直接导致母猪繁殖障碍。致母猪流产、死胎、弱仔比例大。

2 圆环病毒症,呼吸与繁殖障碍症,影响母猪免疫力,会引起流产,诱发断奶仔猪综合衰竭症,引起仔猪大量死亡。母猪感染后,引起免疫抑制,导致返情率高。

3 口蹄疫,会引起仔猪感染并发心肌炎而大量死亡。流行性腹泻,引起仔猪因腹泻导致脱水大量死亡。

4 猪瘟病毒使母猪隐性感染,仔猪发病多、病情严重,常继发副伤寒等疾病,导致死亡率高

【参考文献】

① 现代实用养猪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爱国。2005年

② 李敢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技术措施。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84-185

③ 王晓华 提高母猪生产潜力与仔猪断奶体质量的措施。畜牧兽医杂志;2003年02期

④ 洪学 妊娠母猪的供料管理;业 2010年01期

上一篇:5家最准券商:老券商银河领衔,黑马华融逆袭 下一篇:高三复习冲刺与“补弱”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