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卓别林人物形象塑造

时间:2022-05-02 04:21:07

浅谈卓别林人物形象塑造

【摘要】二十世纪初,是电影的无声时期,就整个默片时代而言,略带夸张性的表演占主流。电影演员主要借助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手段,来表现人物情绪、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哑剧出身的卓别林将喜剧表演风格带到起初的戏剧电影中去。

【关键词】“低劣”的人物形象;理想性格;夸张表演

卓别林集编,导,演于一身,但在喜剧的夸张表演艺术方面,具有充分的生活依据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特别生动细致,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并能启发诱导他的合作者。在今天看来,卓别林的电影依旧是成功的,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积淀。

一“低劣”的人物形象

亚里士多德对喜剧的界定:“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喜剧模仿低劣的人,这些人不是无恶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丑陋的一种表现。滑稽的事物,或包含谬误,或其貌不扬,但不会给人造成痛苦或伤害。”

按照如上定义,喜剧人物在某些方面比平常人要低劣一些,如相貌丑陋,或身体畸形,使人们在“贬低”原则的驱使下,引起喜剧,或智力上存在缺陷,从而导致行为方式的愚蠢,笨拙和可笑,愚蠢的行为才能导致人们的滑稽感。这两种喜剧人物,他们身上这种“低劣”必须不至于使人们觉得痛苦或悲伤,差并不是恶,而仅仅是滑稽。

可怜又可笑的流浪汉夏尔落的外在形象的设定就存在着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他衣衫褴褛,穿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号的肥肥的裤子,脚蹬一双大大的大头皮鞋,头戴一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绅士拐杖,留着一瞥小胡子。这样的衣着本身就引起了观众的嬉笑情绪,加上他特有的走路方式:企鹅式的步伐,更加深了这个喜剧式人物形象的确立。

二 “理想性格”的塑造

人物形象是一种外化的符号,人物性格的塑造是角色立体化的重要元素。

黑格尔认为, 理想性格(包含、体现内在精神的人物性格,是普遍精神灌注的生命个体)应该有三种品性:丰富性(整体性)、明确性(特殊性)和坚定性。

丰富性是性格的多方面性。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性格寓言式的抽象品。” 当然在诸多性格特征中必须有一个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否则,性格就无重点,无确定性。 “要显出更大的明确性,就需有某种特殊的情致,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但如果把这界限定得过分死板,以至使人物仅仅成为某种情致的完全抽象的形式,那么一切生气和主体性也就会完全消失了,而这种艺术表现也就会因此枯燥乏味。所以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但尽管有这个定性,性格仍必须保持生动性和完满性,使个别人物有余地可以向多方面流露他的性格。”

在《玛蓓尔奇遇记》中,夏尔洛只是想找一个安身之处的流浪汉,他冒充客人进入休息室。他很疲倦了,摇摇摆摆地走了进去,绊倒在一位太太的脚上,起来后转过身抬了抬礼帽表示歉意。接着刚扭转身继续走时,又绊倒了,于是又转过身去礼貌地抬了抬礼帽,以显示绅士风度。可那只是一个痰盂……

这个无数次失业,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习惯性的摘下礼帽的动作,显示其内心的绅士风度,但偶尔的小聪明,使得喜剧效果明朗化。

艺术表现出这样的性格,才真正实现了艺术的理想,创造出艺术的美。“理想的性格”的主要原则就是要有一个丰富充实的心胸,而这心胸中要有一种本身得到定性的有关本质的情致,完全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里。艺术不仅要把这情致本身,而且要把这种渗透过程都表现出来。”

三 “夸张”的表演

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设立或者是人物性格的基调奠定,都是通过夏尔洛“有内心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而且在现实中是可能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卓别林在他的电影中,主张演员的表演首先应当是完全不外露的,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形体动作,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和独特的个性特征。这种戏剧性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放大的,因此并没有丧失生活的真实性,因此不显唐突和造作。连贯的动作、全部喜剧嘘头都是在毫无例外地服从人物性格。

卓别林寻找反映生活和性格的真实动作,来表达人们真正感情的细微差别,赋予夏尔洛以生命。他把假设的、现实的东西结合起来,把喜剧的幽默形式和严肃内容统一起来,发掘深刻的社会意义。夏尔洛有滑稽的外形,但不是纯粹的小丑,他具有深厚的人情味。胡子、服装和步法开始与内心实质做心理对比,注重面部表情的含义、抽象意义的动作化,从而使怪诞的脸谱获得了新的特点和意义。

《摩登时代》故事本身就是脱节的,就象影片开始时的字幕所表达的那样“这是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其中讲述了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其中的主题思想通过夏尔洛与周围环境的对立,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影片中最幽默可笑的动作总是和现实主义的构思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而这一切,是建立在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的基础上,建立在真正现实主义的理解上。

他对自身所处社会的否定,十分巧妙地表现在《夏尔洛当银行工友》里。上班时气派的银行大厅里,颐指气使的是那些带着大礼帽的资本家、商贾巨富,夏尔洛假作专心工作,以致不留意让笤帚弄脏了他们保养得很好的脸面与干净整洁的外套……如此设计与使用大小道具,造成情节诗化与隐喻意义,新颖地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

四 结语

卓别林电影具有深刻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把喜剧建立在人类悲剧的基础上,让含着泪水的笑发挥强大的力量。夏尔洛命运卑微,但是他也具有人类的尊严感、对周围事物的义务感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的幸福、卑微的希望最终只能破灭。影片结束时,夏尔洛无限忧伤的一笑浸染着深深的悲剧色彩。卓别林用饱含泪水的笑揭示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和悲剧环境,深化了喜剧的社会意义。

卓别林特别注意画面的寓意,通过人物动作的反常规,借用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挖掘电影画面意义,引导观众思索。在可笑的装腔作势和追求人的尊严之间的矛盾张力中,探索隐藏在夏尔洛背后的社会意义。至今,卓别林的夏尔洛仍然受到大众欢迎。

【参考文献】

[1]亚里斯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2]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德)乌利希・格雷格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上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 下一篇:浅析《幼儿园》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