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照样拿稿费

时间:2022-05-02 01:13:05

不写作,照样拿稿费

在同学们的眼里,王成是个一天到晚快乐得令人艳羡的人。每天上完课,就坐在寝室,边品茶边看一大堆的报纸,时不时地拿出那款精致的手机通通电话,或是打开他那台全寝室唯一的品牌电脑,上网聊天。不会写作,每个月却能收到各地寄来的若干笔不菲的“稿费”,偶尔还能接到武汉、成都、西安等地杂志的邀请,去参加聚会。

看看现在意气风发的王成,老乡张可都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两年前那个拖着个大箱子,跟在他背后从乡下老家到这个大城市上大学的“傻小子”。那时候,刚上大学的王成为了赚点小钱,减轻家里的负担,还三番两次托辅导员给系里提勤工俭学申请,又抄了几十份求职家教的小纸条,拿着一瓶胶水,躲着城管贴在了大街上。虽然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家教,可是那点报酬对于他的窘境来说根本于事无补,他还得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有一个周末,同学们都出去潇洒了,身无分文的他躺在床上,无聊地翻看同学买的杂志。刚看了一会,他就被其中的一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说的是江苏某地发生的一件离奇催人泪下的案件。看着看着,他开始陷入沉思:这本杂志编辑部在武汉,而里边的文章讲故事却遍及全国各地,那么,这些文章自然不可能都是他们自己采写的,肯定大部分都是外稿,而这些杂志发行量大,稿费自然也很高。想到这里,王成的情绪马上又低落了下去,写作对于他来说是个弱项,自然不能靠写作赚钱了。那么,可以怎么变通一下,即不要自己写作又可以靠这个赚钱呢?

他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想起在报纸上看过的一则小新闻“成都一位打工者每天都在市内各大医院、派出所以及繁华地段转悠,发现新闻线索后,马上通知报社,新闻见报后就能领取报酬。一般一条新闻线索的报酬从50元到300元不等。”一个成熟的想法浮现在他脑海里:虽然这种报纸新闻线人已经很常见了,但是这是一种“体力活”,靠自己一个人在大街上转来发现新闻线索显然太不实际了,而且给报纸提供一条新闻线索才几十到几百的收入,不划算。我要做就不做线人,而是做杂志信息员,虽然现在也有一些人给杂志做“线人”,但他们都只提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般几个月才能碰上一个好线索。现在很多报纸都有“深度报道”的版面,上边的很多报道和杂志上的很相似,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现成的这些信息呢?

想到这里,王成马上提起笔,给杂志的编辑写了一封信,说想成为他们杂志的特别信息员,为他们提供与他们杂志相符的本地信息。然后详细地说了自己的构想。几天后,王成就接到了编辑打来的电话,说这个点子很好,让他先发个信息过来看看。

王成马上跑到图书馆,搬来一大堆本地报纸,很快就找到了三个不错的报道,他给编辑发了邮件,把这三个报道的内容简单地描述了一遍,很快,编辑就给他回音了:其中的一个很不错,你确定一下故事主人公的地址和电话,我下周就过来采访。

一个月后,那篇经过重新采访的文章发表了,很快,编辑就按照事先的约定,寄来了一半的“稿费”,王成接到稿费单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1550元!这要是靠做勤工俭学,足足要做20个月!

从那以后,王成开始自己订阅十几份本地报纸,挖掘信息,他还联系了其他一些著名的杂志,提出了五五分成的稿费利润分成合作,那些编辑正愁没有采访线索,自然愿意分一半的稿费给他,即可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又有人当“导游”,帮着联系主人公,又可以帮忙做二度回访,免去了一大堆的麻烦。自己除了少一半的稿费外,丝毫不影响发稿量和编辑费。于是纷纷确认了合作的意向。

从此,王成开始成了兼职的杂志信息员,每天在报纸上欢快地淘金。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是个不可思议的人:不会写文章,每个月却总能收到从各地寄来的高额稿酬。而且还偶尔可以接到各地发来聚会邀请,作一番免费旅游。

现在王成真的成了校园里的“有钱人”,他每个月会从不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寄回家,其他的存起来。半年多后,他买了个漂亮的手机,一部9000多元的品牌电脑,手里还有一张近万元的存折。

王成的学习成绩很棒。他说他还要在剩下的两年大学时光里多赚点钱,存起来作为妹妹上大学的费用。

上一篇:揭开“海岩商标”的秘密 下一篇:全国疯抢汽车专业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