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探究

时间:2022-05-02 12:24:27

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探究

【摘要】在中职院校,由于受“偏专业,轻文化”思想的影响,使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学生都对语文这一门学科不感兴趣。中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应做到接纳学生、学会分享、交流心声。

【关键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这就告诉我们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的特殊作用和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一、接纳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能通融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来拨动学生的情弦,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呢?

首先,接受中职院校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既不能扼制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好高骛远。要根据学生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予以教学。针对中职院校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的现象,教师要深入研究,查找原因,从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以及自身教态等多方面加以考虑,总结积累经验,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从最基础补起,发现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扩大知识面,多读多练,提高阅读能力及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对中职院校这群特殊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只要教师持之以恒耐心进行教育,中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就会有所提高。

再者,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语文课堂的多姿多彩、情趣盎然来自于语文教师的睿智机敏、诙谐幽默、博学慈爱……是语文教师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的根本所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力越大,他的意图就越容易贯彻,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学生的教育也就越成功。人格魅力主要产生于教师的修养、品格、学识、智慧才能以及与学生的感情等。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各个受益匪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绝不能离开健康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就是要能鼓舞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其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只有那些热爱生活、渴望美的人,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追求美、创造美、感受美、欣赏美了。

学生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他们对自然界里每一种事物都很敏感。针对这一心理,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的角度去观察大自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会对描绘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从而心甘情愿接受教育,自然的陶冶就是美育的基本途径之一,郁达夫曾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

另外还可从欣赏课文入手,课文往往蕴涵着作者充沛的情感,新颖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独特的审美感受,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比如学习《春》这篇课文,既要使学生学习散文的结构美,诗情画意美,语言凝练美,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这个草长莺飞,鲜花烂漫的季节,让学生感受到春草的蓬勃美,春风的亲切美,春雨的明净美。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审美情趣,让学生发现美;学会用眼睛“摄像”,用耳朵“录音”,用鼻子“探测”,用双手“复印”,用心灵“感悟”,让他们都拥有发现美的“慧眼”,拥有记录美的“神笔”,为描绘祖国美好的明天,尽情的去追求美、感受美、创造美!

三、交流心声,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心理学认为,健全人格应具有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客观理智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以朋友的心态进行交流;在日常教学中,表扬、树立典型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经常介绍一些学校和班级的先进的典型,介绍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人总会与别人交往的,所以别人的反应如何,就可以成为反省自我的一面镜子,这正如唐大宗所言的“以人为镜”,把别人当作镜子,来显出自己的特点。培养学生尽量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

其次,帮助学生接受自我,沟通自己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引导他们,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会发展不同的学生人格特征。例如,有的学生在绿茵场上好胜心很强,有毅力,敢拼搏,但在课堂上却不肯动脑筋,缺乏学习热情。这种情况就需要帮助学生,扩大生活的接触面,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锻炼自己,使他更全面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各种特点,并将之发展在不同的环境中,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才干,从而激发起做任何事的愿望,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

最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造成挫折的原因,造成学生挫折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造成挫折的事情本身,而是由于学生对挫折本身的认识。一念之间,同样的事件,有的学生可能充满自信,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文学解读流程中的审美心理机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04):65-71.

[2]韩国廷.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1,(36):206.

[3] 李萍.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多元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0,(01):79-83.

[4] 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上一篇:关于构建成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必要性分析 下一篇:关于“意象”素描教学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