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1 10:22:40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在影像专业超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其中,多元化模式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本文主要从影像专业超声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以及对教学的考核方法等角度进行探讨,并通过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影像专业超声实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影像专业 多元化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超声诊断

一.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教学

1.采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又称为问题式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医学教育。在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但是PBL教学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课前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后,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小组得出结论并进行回答,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随着现代教学方式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将所要表达的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超声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效果更优于其他学科。比如,通过对肝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患者肿块的大小、位置、数量和形态等基本情况,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患者肿块的供血情况,能够增加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加强实践操作,运用PACS进行教学

PACS是一种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医学影像资料,所以在进行影像专业的超声方面教学时,应充分利用PACS中的资料,将教学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应高度注重学生操作手法的提高,因为操作的手法会对声像图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提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到科室进行观摩,了解实际操作的流程,在不影响临床检查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给患者进行检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医学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超声医学也在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方法和设备等都在不断出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往往跟不上医学发展的脚步,导致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轨,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所以教师在进行超声实践教学时,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能够在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结合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进行分析,增加学生对超声医学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改变思维方式,建立立体思维模式

超声影像与其他影像检查不同,它的成像和观察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对同一器官进行观察,而且这种观察是在动态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进行超声影像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由平面思维模式转变为立体思维模式,使得学生能在解剖图像与超声图像之间灵活转换。

四.优化考核方法,实现多元化的考核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应纳入考核之中。考试成绩占70%,超声实践课成绩占30%。这30%的成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占10%:一是学生上机操作水平,主要考察学生超声检查的熟练程度和手法的准确度等。二是学生平时实践课的表现。比如实践课的实际操作能力,上课积极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生超声报告的书写能力。主要考察学生超声报告术语运用准确度、超声诊断结果及建议的准确性、语言表述能力等。

医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在影像专业超声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改变教学的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的内容,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应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雪,程文,杨洪艳.循证医学在超声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03):44-45

[2]郑浩,李正美,鲁雯.医学影像专业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4,(01):77+79.

[3]张蕾,勇强.超声模拟系统辅助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14,(09):86-88.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

上一篇:书法与字体设计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毛南族《还愿》唱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