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障学生体育权益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06 11:57:13

基于保障学生体育权益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本文内容首先分析现有教学模式下高校学生体育权益被损害的主要表现,其次提出了在保障学生体育权益基础上的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体育权益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一.高校学生体育权益被损害的主要表现

1.严格的技术要求及达标损害了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追求

高校体育教学通常占用过多的时间强调加强体育技能的训练,这仅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技术价值的追求,而对于体育教学的游戏、娱乐、欣赏等方面的价值却被严重忽略。同时,各种类型的达标要求给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难以确保学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2.统一的教学内容,损害了学生追求个性活动的权利

对于不同的学生,体育素质和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若过度重视内容的统一性,必然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阻碍了学生追求个性自由。

3.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损害了学生的权利

目前,大学生体育教学考评体系多为技能达标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形成一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考代练,学生为考而学的模式,这不仅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发挥。同时由于考核结果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水平可能相差不多,但是考核成绩却相差悬殊,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此最直观和明显的表现是:考试结果不公平!

二.基于保障学生体育权益的教学改革探究

1.承认学生的体育权益

高校内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各类人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体育权益的重要性,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育权益,建立相应的保证学生权益的体育教学制度。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给与学生辩解提供机会,接受不同价值取向的改革措施。以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的确保学生的体育权益,得到学生的认可。

2.协调权益

承认权益容易,要真正的落实权益存在较多困难。如何能够有效确保大学生的体育权益,不能想当然的解决问题,更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所有一切权利的保障必须从更高层面对权益进行协调,做好既要尊重大学生的自我控制,也要能够灵活应用社会统筹学的价值判断方法。要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益,首先必须尊重教师的权益,如果教师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要想通过体育教师保障学生的体育权益是不现实的。高校教师处于功利体育教学的环境中,时时处于严格的考核压力下,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将学生压制和限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而不顾及学生的权益。只有从根本上尊重体育教师的权益,才能使体育教师思想自由,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育权益。

3.丰富权益

在基于保障学生权益的体育改革中,除了要尊重基本权利外,还要不断丰富权益,具体来说,要丰富学生下述三方面的权益:

(1)发展权益。由于大学生个人素质和理念的不同,对于自己的体育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差异,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代表不同的体育功能和利益。体育既能够发展人的基本生理功能,也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在满足大学生基本需求前提下,对大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2)选择权益。大学生应该享有和他们认知水平相当的选择权,选择权是大学生自主的标志,否则大学生只是别人手中的玩偶。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限定范围之内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很好的落实大学生的选择权。

(3)判断权益。在体育教学目标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必须更多的结合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多方途径充分了解自己的水平,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大学生差异的充分尊重。应该建立针对性的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监管体系,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监督与建议。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生成。从“追求功利”转变到“保障权益”并不是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否定,而是追求更高层面的功利,促进体育社会文化价值的深入发扬。期望通过高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体育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军生.大学生体育权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2,27(6):70-76.

[2]谢玉波,梁恒.学校体育侵权行为及类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3(2): 120-123.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上一篇:青少年儿童诚信教育问题探析 下一篇: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