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情带声

时间:2022-05-01 04:46:07

声乐课情带声

“声情并茂的演唱”是声乐教学者与学习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演唱作为音乐的表演门类之一,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带给观众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实、最有力的。好的演唱者通过塑造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形象去拨动人们的心弦,让人随着音乐的旋律律动,感受着歌者饱满的激情。或喜悦欢愉,或悲伤愁苦,或平静深沉,或跳跃激昂。从那一刻起,音乐主宰着一切,天地万物与我为一。它给人的教导与启迪也是潜移默化的,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得到观众的认知与认同。重中之重,莫过于一个“情”宇,对歌曲情感的真实感受让演唱者充满激情,演唱时真情的自然流露感染着观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反过来又影响着表演者,从而达到演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在这里,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微笑原则

在声乐课堂上,练声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环,是决定声乐课成败的关键。练声是为演唱作品做好技巧与情绪上的准备,就好比比赛前的热身活动。同学们一般认为练声就是纯粹的技巧训练,只要能基本上达到老师的要求就行了。实际上,如果能在技巧训练中调动同学的情绪,在声音里掺入情感成分,有时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表明,发声时的兴奋与抑制是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如果一部分肌肉神经细胞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另一部分肌肉神经细胞活动则处于抑制状态,如面部肌肉兴奋,是为了抑制喉咙紧张;反过来抑制喉咙紧张,是为了面部肌肉的兴奋。”①在练习时,有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打开喉咙上,使劲张大嘴,反而把喉肌束紧了,喉部肌肉的兴奋反过来抑制了面部肌肉的兴奋,所以总是见到有的学生拉下巴,沉下脸,声音闷在喉咙里,给人一种装腔作势,拿腔拿调的样子。所以笔者主张微笑着歌唱。微笑来自生活,人人都会笑,既随意又轻松自然,首先能在情绪上解放自己,更重要的是微笑有助于共鸣腔的打开和头声的建立。解剖学上的研究表明,笑肌的运动可以带动悬雍垂(俗称“小舌头”)的运动,悬雍垂属于随意肌,即不能直接靠人的神经自由支配运动的肌肉,笑肌连着悬雍垂,笑肌的抬升动作有助于小舌头的抬升,从而更好地打开口腔后上部,更易于得到高位置的声音,也有利于喉头的稳定。所以,在声乐课堂上,要注意调整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带着微笑对着镜子歌唱,这样既能较轻松地放松喉头,调动学生的演唱积极性,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目的,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歌唱热情,也会为表演者表现歌曲的情感作好准备。

二、旧歌新唱

旧歌新唱就是把以前唱过的一些作品重新拿来演唱,并运用现有的技巧来表现歌曲情感。在前阶段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唱一些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较均匀的歌曲,这是因为前阶段学生驾驭能力较差,所以对学生的要求要相对低一些,只要能做到基本通畅,咬字清晰就行了。一段时间后,再来演唱时,再作严格的要求,在作品内容、风格、情绪、情感上严格把关,而这时学生演唱能力有所提高,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了驾驭作品的能力,可以把对声音的注意力转移一部分到情感表现上来,学生也会惊讶自己能力的提高,同时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更加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例如,有一位三年级的同学曾在二年级时演唱过歌曲《就是我》,当时选择这首歌曲是为了拓展该学生的音域和在高声区的控制能力。到三年级时,又重新作了新的要求,歌曲高潮之后再现段的歌词是:“我思念故乡的明月,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哦,妈妈!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音乐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山水图,既熟悉又遥远,若隐若现的山歌声是妈妈对孩子的召唤,也是游子对家乡亲人的眷恋。尾声部分的三个“那就是我”应唱得越来越轻,越飘越远,最后消失在故乡茫茫夜色中,教人回味无穷。这部分要求用一半的音量演唱,经过一年的学习,该同学已具备了控制弱声的能力,她唱完之后,激动不已地告诉我,她体验到了这首作品的内在情感,感受到了整体歌唱的魅力,这才是真正的歌唱I当演唱技巧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演唱者可以摆脱掉声音技巧对人的束缚,而坌情投入到作品的情感表现中来,这时候她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不经意间唱过的一首首作品是那么的美,也感受到了音乐所赋予人类的丰富内涵。

三、自主择曲与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是最伟大的导师,古今中外,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政治家,都对所从事的领域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要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演唱的情感要追求真实性和美感性,首先要求演唱者对歌曲进行分析、理解,并表现出对歌曲形象的态度。现今的声乐课堂上,基本上是你说我听,你教我唱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被动的心理定势势必会阻碍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削弱求知的欲望。笔者多年的教学发现:每周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完成的总是不尽如人意,即使是较用功的同学,对歌曲内容、风格的理解与把握总是差强人意。后来,我要求同学们自己浏览曲目,并把自己最喜欢的曲目拿到课堂上演唱,其结果大相径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歌曲的理解程度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改善。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位同学找来《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曲。以她当时的演唱水平,表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她坚持要唱,并再三表明自己很喜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们听完了她的演唱,演唱结束后,在场的学生和我都被她朴实真挚的演唱所感动。虽然声音稚嫩一些,但对作品整体的把握却超乎平常。课后才知道,今天是母亲节,她唱出的是自己对妈妈无限的思念和关爱,所以才真挚动人,她也经历了一次真实的情感体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且,当一个人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全情投入的事情中的时候,她所有的动作与表情都是自然的,无意识的,也符合自然的生理规律,一切做作、僵硬都会离她远去。我们老师就是要让学生把歌唱的有意动作变为一种无意动作,建立一个良好的自然表情与歌唱状态。当然,有些时候,同学们的自选曲目的难度较之自身演唱水平有些偏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较大范围内予以限制,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否则,对作品一味地求大、求难就会让学生陷入追求技巧的旋涡中,而忽视声乐作品最真实的情感。

诚然,我们必须肯定一点的是:声情声情,有声才有情。声情并茂的前提首先得要有相应的声音基础,否则,再丰富的感情也无法表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帕瓦罗蒂说:“我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我对声音越来越有把握。对我来说,正确的发声已经逐渐变成自然的、机械的行为。所以,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演上。”而“意大利先前的歌唱者们在公开场合作为一个小角色露面之前,至少要花上四到五年的时间来进行学习。”②

因此,如何提高声音技巧是初学者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它需要老师与学习者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配合。在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更要静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歌唱是一门艺术,对它的学习应是永无止境的,与其说是美妙的歌声在打动人,不如说是歌唱家扎实的技艺、独特的演唱风格、丰富的音乐修养及人格魅力在打动你。技术可以在几年之内完全掌握,而“以情动人”却是一辈子都要学习的“课程”。它是演唱者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观察理解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学习者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砺,歌声才有可能做到“以情动人”。

注释:

①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杜2000年版,第45页。

②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丈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35页。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友声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女高音歌唱管理 下一篇:民族声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