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初探

时间:2022-05-01 11:32:34

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初探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课改日益发展并不断成熟的今天,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加认识到“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明确目的,增强主动意识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屏幕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周长;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操场的周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数学语言抽象、枯燥、乏味,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语言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一是分析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起学生的好奇欲。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他指出应尽量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暂时还不理解的有趣的新奇事物,展现越多,学生就越好奇,从而产生兴趣。二是精心设疑,造就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用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就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过程。

三、激励进步,激发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是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将会更牢固。自己克服的困难越来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此情惟有落花知“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是必然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学习。

四、情感投入,提高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注意培养学生具备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这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也希望在生动活泼、和谐欢乐的环境中学习数学,这势必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他们由于成绩较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对差生不应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老师要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应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此外,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多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外我们教师还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才能培养出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为实现理想而学习。

上一篇:喜剧性在二人转中的运用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形成性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