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枷锁下的女性悲剧

时间:2022-05-01 07:18:16

黄金枷锁下的女性悲剧

摘 要:《金锁记》以曹七巧三十年畸形的生命悲剧为主线,同时讲述了由曹七巧亲手给儿女、媳妇制造的命运悲剧,这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女性悲剧,本文试图从封建制度、男役和金钱三个方面解读曹七巧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金锁记》;女性;命运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21-01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优秀的中篇小说,傅雷先生评价其为“我们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①张爱玲在女性主义的写作视角下,在作品中刻画了在男权封建社会条件下以曹七巧及女儿长安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曹七巧是受害者同时又是他人悲剧的制造者,她的生命在耗尽的同时,也把亲人的生命一点点地推向了深渊。

在封建传统制度下,曹七巧是可怜的也是可憎的,在“被害”与“害人”之间,曹七巧的形象变得饱满,她在制度、男人、金钱的扼杀下,一步步迈入自己的生命坟墓。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封建宗法制度,而悲剧的最初制造者是她的亲生哥哥。曹大年为了金钱,把七巧送进了金钱的枷锁之中,由于她的卑微出身,在姜家的地位同样也是卑微的,这种卑微是在男权社会条件下的无奈,因此,时间给七巧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她在姜家的境遇使得她只能靠自己更加泼辣、讨人厌的外表来保护自己,在封建宗法制度之下,七巧的遭遇使得她越加地扭曲自己。这时的七巧已初具扭曲变态的女性心理,而三十年后的七巧则已经完全成为扭曲变态的隐形刽子手。当然,七巧也有对爱的渴望。她知道在姜家人人都看不起她,于是七巧渴望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慰藉,却终究没有避免寂寞。传统的封建大环境奠定了七巧命运的基础,使七巧的命运只能如此继续下去。在姜家的多年时间里,曹七巧的受到了极大的遏制,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另一个人身上,那便是姜家三爷――姜季泽,却偏偏姜季泽跟其他人一样,看不起她,躲着她,她的爱给了她无尽的痛苦。

在“狗眼看人低”的封建宗法家庭里,曹七巧面对以上种种遭遇,她选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反抗,这种方式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女性的悲哀与无奈,而这种悲哀与无奈让处于“被害”境地的七巧一步步走向“害人”的境地,由此,一个女人的悲剧演绎成一群女性的悲剧。小说正是通过一个个悲剧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精神和肉体上的毒噬。

姜家在婆婆死后进行了分家,这将曹七巧三十年的悲剧人生划分成了两个阶段,分家后的曹七巧更加凸显出人性的弱点,她也逐渐转向了“害人”的角色。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姜季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制度之余,姜季泽代表的男性角色直接导致了曹七巧的悲剧的进一步加深。

分家后,姜季泽来到七巧家,对她嘘寒问暖,并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开脱。但此时金钱的力量战胜了七巧的,当她对姜季泽的最后一点被金钱覆灭后,她开始变得更加刻薄憎恶,最后使她成为一个集大恶者。在曹七巧前十年的生命里,姜季泽让她有了爱的寄托却从没有得到一丝慰藉;而分家后姜季泽的出现,给七巧后二十年的光阴增添了一层黑暗色彩,一系列新的悲剧在姜季泽的离开后上演。如果说制度促就了曹七巧的畸形性格,那么金钱和男人则使曹七巧的畸形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在曹七巧的后二十年生命中,她由“被害”变成“害人”的角色,长安、芝寿、绢姑娘成为她生命悲剧的牺牲品。

七巧的扭曲性格在侄子春熹的事件中首次展现出来,事件中七巧对春熹的怀疑是她自己生命悲剧的重演,这在展现七巧扭曲人格的同时,也揭露了七巧深受压迫和欺凌的丑恶人生。为了控制女儿,她给长安裹脚,把自己曾经经受过的痛苦施加给长安。为了钱,她在长安丢失褥单后,准备去学校兴师问罪;长安不去上学后,七巧与老妈子去学校闹。有人来给长安做媒,七巧怀疑人家是为了钱,长安的婚事就此耽搁,长安的人生在七巧的一次次干涉下走向悲剧。七巧摧毁长安、芝寿和绢姑娘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的压制。儿子长白结婚后,她把病态的目光瞄向了这个她身边唯一的男人。七巧罪恶的方式竟是听儿子讲述与媳妇芝寿的私密事,并加以渲染挑拨,由此,芝寿的精神逐渐崩溃,夫妻关系也破裂。而长白的第二个妻子绢姑娘也同样受到七巧的戕害。最终,长白的两个女人被七巧给害死。当二十四岁的长安在童世舫身上看到自己的婚姻希望时,七巧巧妙地把长安的希望变成了绝望,至此,长安的一生也完全葬送在七巧的手里。

七巧三十年来戴着黄金的枷,先是被那黄金的枷压的扭曲,心理被压的变形;而后七巧戴着黄金的枷,“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②三十年的光阴上演了由七巧主演、导演的一幕幕悲剧。而藏在黄金枷锁中的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残酷无情的金钱。三十年后的七巧已经不能相信如今已经骨瘦如柴的手臂在年青的时候是滚圆的。一出“金锁记”落幕;一个女人的悲剧、一群女人的悲剧,结束;而三十年前的故事却还没完,也完不了。

注释:

①张玉.女人的世界――张爱玲《金锁记》中女性主体性建构[J].九州文谈,2010(08),P28.

②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P87.

上一篇:机遇·敬畏·反思 下一篇:以学科德育促进全员育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