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公路设计探讨

时间:2022-04-30 06:30:40

可持续发展的公路设计探讨

摘要:公路的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二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公路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公路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我们面临的是公路交通大发展的好机遇,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公路交通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看到公路交通对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用和影响,只有认清这个问题,并把这种战略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在本世纪搞好公路交通建设,为本世纪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公路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公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并且协调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与统一关系而发生与发展的。所谓公路环境保护,其实是由两项基本工作所组成的:

1.要掌握因公路建设而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对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分析,对于需要采取专门环境保护措施的路段,积极的开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2在公路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注意对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进行强调和凸显,使公路在发挥运输功能的同时,对其周边的环境负影响减到最小,以此来实现环境保护的主旨。

二、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可持续发展的公路的要素

(1)和生态保持统一:修筑公路的时候常常会导致沿线的生态环境遭到损坏,只有做好规划工作,才可以尽量将这种破坏降到最低,确保公路和自然有机统一,共同发展,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和人类生活保持一致:原本人们开发绿地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导致生活中的生态资源不断减少。做好绿化工作可以给我们的道路增添绿的气息,还能降低噪音危害,能吸收车辆排出的尾气,起到净化环境的功能。

(3)稳固边坡:通常由于边坡长期在外,极易发生滑坡以及崩塌等外力灾害,给我们的养护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很多麻烦,然而在边坡上栽种植被能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

(4)视线诱导功能:做好苗木栽植工作有非常多好处,比如能够给行车人提供有效地视线,帮助他们集中精力。沿线的绿化带能够体现公路的线性变换,帮助行车人预测道路的走向。

(5)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中央分隔带规划整齐的花木绿带可以有效遮蔽对向车辆灯光,有防眩的功能,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在边坡地区种植抗冲撞性能佳、柔性强的植被,可以给事故车辆提供一个缓冲的场所,能够起到减少伤亡的功效。

(6)提供休息场所。途中的绿化环境充满了生机,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劳累感。规划时设计的服务区,可以给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场地。

2公路交通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1)能有效地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改善沿线的交通条件,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3)能拉近各大城市、工业中心的时空距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因而也就能促进了区域投资的增长。

3公路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1)能促进区域生活水平的改善。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区域出行的变化。

(2)公路项目的发展影响对外的联系。能促进外贸发展和对外投资。能促进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

三、加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1科学规划,会理布局,保证公路交通有序发展在公路交通的发展中,合理规划和布局,是实现良性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当前,在资金短缺、资原有限、公路基础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情况下,能够适应我国当前的情况,做好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使公路网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更显得尤为重要。

(1)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干线公路高等级化的同时既要注重干线公路的建设,又要发挥支线公路的作用,在规划布局县乡公路时,要结合实际,不能盲目追求高等级,否则必然造成资金、资源、人力等的浪费,而且经济效益也达不到最大值。在这方面,既需要国家从宏观上整体规划,又需要省、市、区在局部规划时,做好与国省干线公路规划的协调,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2)规划与设计、建设相衔接,保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要在整体规划的同时,提高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保证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建设优质。

2创造更好的公路建设环境

公路交通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对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目前公路交通迅猛发展而资源日益减少,自然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公路建设在具体设计建设中,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老路基和非耕用地的利用,必要时废

弃路基等可以还田使用。设计建设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出发,我国目前交通状况不好,公路里程少,路况差固然是一个方面,而混合交通又是影响交通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混合交通状态下,车辆运营时速平均只有30公里,混合交通每年至少降低25%的通过能力,运输成本多支出lo0亿一200亿元。而且,混合交通使能源消耗更高,有资料表明,混合交通比分道行驶汽车运行速度降低18%一32%,而燃料却提高16%,因此,在设计时,要从提高通过能力出发,减少混合交通状况。

(2)公路设计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设计和建设中,要把环境意识贯穿始终,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尽量避免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在建设中,要合理安排,科学施工,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寻求节约材料,降低污染的最佳方法。在建设后期,要采取多种方法,对自然环境进行恢复补偿,提高绿化水平,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使之成为与自然相统一,相协调的人文景观。

3加强对现有公路交通的管理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都有几千甚至上万公里的公路建成投人使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公路养护的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而且养护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已有的公路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把公路养护和管理提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我们曾经有过“重建轻养”的情况,尽管公路里程不少,实际发挥作用的却并不多,更谈不上高效益。因此,在当前公路交通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下,各级公路养护部门必须提高养护水平,满足越来越多的已建成公路的养护需要,提高路况水平。同时,公路运输交通的有关管理部门,还要相应加强管理。要看到路况不好,效益上不去,管理不善,道路不畅,安全系数低,效益同样也上不去。

4让公路建设的工程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必要的话要进行综合治理。

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宜结合不同的区域环境分段作出相应的建筑风格的设计,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总体方案应该综合的去考虑路网的规划、交通量、工程建设等条件问题,对于所推荐的路线最好是可以成为环境保护所接受的方案,并且着重进行路线和其相邻路网交通增减变化所带来的噪音和废气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的影响。

6开挖和填筑路基对自然植物所造成的影响,避免不了的,需要在建设完成之后进行生态复原。

7对于生态环境分割所造成的影响。其设计对于遗址、古迹和风景区等的影响。

8注意施工地点与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和其对公路设计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路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公路建设需要具有传统的交通运输功能,还要求进行公路的设计时,要以环境保护为主要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减少建设公路运输带给环境的危害,以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胜营.公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公路. 2003(S1)

[2] 胡国忠,胡建.浅谈我国未来公路建设与发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6)

[3] 姜波,闫立,申洋.公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3(01)

[4] 刘昌勇.论中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J].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2000(03)

上一篇: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职文言文教学艺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