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创新能力

时间:2022-04-30 09:09:37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创新能力

【摘 要】语文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要想把语文学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其中思维创新能力功不可没。语文教师是语文的传播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能带领学生遨游于文学天地是其最大的祈望。本文则重点对语文学习中思维创新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思维创新能力 措施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段重要时期,在此阶段,有能让学生改变命运的转折点――高考。学生成绩的优良与否对高考结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说如此,其实高中对学生的最大影响便是塑造并完善其人格。是否拥有一个灵活的、成效高的学习好方法则能从侧面反映学生的性格。若把学生的性格和思维比作这个学生的世界观,那么学习方法便是其付之于行的方法论,思维创新能力便是其方法论的物质基础。

一、高中生普遍缺少思维创新能力

我们都知道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老师当然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这种能力。若是这样,想必今后的课堂定能活跃许多,但,事与愿违,高中生普遍缺少思维创新能力。深究其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文理有别

高中知识种类可谓繁多,各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文科或理科。文科生在文科科目的学习上较注重知识点的牢固掌握,但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文科生的“重文轻理”观念使文科生对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需记、背的学科兴趣十足,而对思维创造能力要求稍强的数学则是兴致缺乏甚至出现了厌烦心理。故文科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普遍较弱,这可能会导致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影响高考总成绩的后果,所以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可取的。相比于文科生的思维受到束缚,理科生则显得思维活跃许多。虽说如此,但固定的解题模式、数量可观的数理化练习还是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科生思维的创新,更别说理科生把思维创新用在语文上了。

(二)知识点甚多也对思维创新造成了阻碍

若想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可喜成效,必定须要扎实、牢固的课本知识为基础。但高中知识众多,想要完全掌握课本知识断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没有厚实的课本知识搭建平台,学生如何能熟练地运用思维创新能力呢?思维的创新将无法更远地向前延伸。

(三)缺乏适当的引领者

无数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先得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很可惜,思维创新能力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故学生对语文学习该如何展开创新的问题一筹莫展。此时,若是没有一个懂得如何引领学生前进的老师来充当领路人,或老师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那么学生还谈何创新,谈何把语文学好呢?

二、思维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A和B都是语文老师,他们都曾教过同一个班的语文,两位老师上课的风格截然不同。A老师上课时老成稳重,教学的知识点总是参照课本,课堂上也是以老师讲述为主,学生以倾听为主。虽说一节课下来,学生把知识点给摸清了,但时间久了多少会有点索然无味的感觉,学生们的成绩如湖水一般平淡无波。相对于A老师,B老师则是显得有些“离经叛道”。在B老师的课堂上,讲述的主体变成了学生,B老师安静地做起了倾听者。B老师任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自己偶尔对学生的观点加以矫正。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B老师的这种做法大为欢迎,成绩也如开花的芝麻节节攀升。

从这里可以看出,B老师带领下的学生之所以取得与A老师的学生相差甚大的好成绩,是因为B老师懂得如何开发并引领学生的思维创新。其实光凭这也并不能断然认为A老师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只是作为老师,我们有必要去寻找一种更适合学生、对学生更有利的教学方法。

那么面对语文教学,老师又该如何做到思维创新呢?下面我以高考作文为例展开讨论。在语文考卷的几大题型中,作文可谓是分值比例最高的一项,多少考生为这几十分搔破了头。

其导向可赞、其理念可圈点――2014年高考作文诚然引导广大考生去关注国计民生,去体味百姓的物质、情感、精神世界,但仍有不少被考生吐槽“奇葩”的作文题,或命题陈旧,立意狭窄;或逻辑混乱,失去重点;或超越生活范畴,诘屈深奥,让人一时“思”晰语塞。除了高考作文题,平时的一些模拟考题也让考生绞尽脑汁,无从下笔。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整个语文考生的成败,考生面对“奇葩”题目,唯有靠平时所积累下来的思维创新能力帮忙了。

面对“思想陈旧”的“奇葩”题型,学生需要做到“革故鼎新见深邃”。文题“奇葩”所在在于一个“旧”字,材料之陈腐、中心之老套常常会让学生无从下笔。写作此类作文,唯有扣住核心,“旧”中图新。陈旧文题,别样思考是其出路。当学生遇见陈旧文题,告诉他们不妨别样思考。物与神游,自然会灵犀一点,新意皎然,思维创新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三、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 适时引导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开发和引导尤为重要。要做到适当、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观点加以引领,让学生的思维创新拥有足够的空间。

(二)注意方式

引领学生的思维创造,应当以鼓励为主、补充为辅,既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课堂实践

能力的提升需要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尽管高中的课程十分紧张,但并不能因此放弃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思维创新对学生个人的影响可谓深远,为此,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高一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论大众健美操教学对医学院校女生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