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的异同比较

时间:2022-04-30 05:22:53

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的异同比较

内容摘要: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是伴随着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地位的不断提升而出现的两种技术联盟形态,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又具有共性。本文从内涵与特征、主体与形式以及构建目的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不同,从基本要素、治理结构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分析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的异同,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专利联盟 技术标准联盟 差异性 共性

随着核心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融合专利确立和推广技术标准为目标的企业战略联盟不断涌现,如专利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成为技术联盟的最高形态。然而在理论界,许多学者常常将现代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这两种联盟形态混淆。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差别,又有哪些共性之处,本文将对此做进一步阐述。

专利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的差异分析

(一)内涵与特征方面的差异

专利联盟(Patent Pool),又称专利池或专利联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利所有人间的协定,用以相互间或向第三方授权他们的一个或多个专利,或者是交叉授权标的的知识产权集合体,不论其是由专利权人直接授权还是通过其他机构来专门管理(Klein,2004)。专利联盟通常由某一技术领域内多家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厂商通过协议结成,各成员拥有的核心专利是其进入专利池的入场券(朱雪忠,2010)。

尽管现实中的专利联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所有的专利联盟都具有以下特征(陈欣,2006;洪结银,2008):一是独立实体性与协议性。专利联盟是整合了联盟成员专利并对联盟内专利进行相关许可的集权的独立实体;二是双面性。对于联盟成员企业,专利联盟具有降低交易以及侵权诉讼成本、获取许可收益等正面效应,而对于被许可企业来说,专利联盟则使得其无法同联盟成员企业进行完全有效的竞争;三是许可费分配的规则性。专利联盟使用各种方法对专利进行评估,并对联盟内专利许可费收益进行分配,其中专利联盟许可费收益的分配一般取决于成员对联盟内专利资产贡献的大小及其份额。

技术标准联盟是技术标准形成机制中组织机制的一种形式,是指以拥有较强R&D实力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核心,以推动某种技术标准的主流化为目标的企业间成员组织(吕铁,2005)。它是企业技术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围绕技术标准的确立、发展和产业化各环节建立起来的技术战略联盟。因此,技术标准联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联盟企业享有的共同技术标准是联盟存在的基础和目的。技术标准联盟是围绕着技术标准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技术的标准化,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通过某种技术在某产业领域的标准化,使该技术成为该领域的事实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从而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商业利益。二是联盟竞争具有双重性。技术标准联盟的竞争包括了联盟间竞争与联盟内竞争。联盟间竞争主要在于争夺更多的支持者,如供应商、客户和提供互补产品与服务的公司。而联盟内竞争则主要发生在当标准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时,这时联盟内企业之间会为了产品市场或基于标准的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而展开竞争(杜伟锦等,2010)。

(二)主体与形式方面的差异

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在联盟的构成主体以及联盟的组织结构上是不同的。专利联盟是将一个或多个专利许可给他人或第三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利权人之间的协议(Kim,2004),因此专利联盟首先被理解为一系列协议。1995年在美国司法部和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布的《知识产权许可反垄断指南》中,也将专利联盟看作是一种协议关系,认为专利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专利权人同意将其特定专利许可给对方或第三方的协议。专利联盟依其是否对外许可,分为开放式专利联盟和封闭式专利联盟两种。其中,封闭性专利联盟只在专利联盟内部成员间交叉许可,不统一对外许可,如GSM-Motorola专利联盟;而开放式专利联盟成员间可以以各自专利相互交叉许可,对外则由专利联盟统一进行许可,并且由组织内部制定并采用统一的许可费标准,许可费收入按照各成员所持必要专利的数量比例或具体约定等原则进行分配,如MPEG-2专利联盟。

技术标准联盟,被认为是由一群相关的组织机构构成,其参与主体非常广泛。以ICT产业联盟为例,主要包括主体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供应商、互补品生产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基础机构及其他资产提供商、协会与标准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机构等(吴文华,2008)。技术标准联盟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定和推广某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联盟的结构应该是核心企业尽量地少,以避免影响决策效率,而企业要足够多来保证联盟的成功(代义华,2005)。因此,技术标准联盟是一种半开放式的组织结构。即拥有标准所需必要专利的公司与标准的推广成员局限于少量的企业,这层结构是封闭的,而对于要加盟采用该标准的成员来说,这层结构则是开放的(Thosmas Keil,2002),技术标准联盟只有吸收尽可能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才能得到广泛的使用,进而有可能成为事实标准。

(三)构建目的方面的差异

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目的也不相同。目前多数专利联盟成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者避免由于专利侵权或专利有效性的争议所引起的专利诉讼(Choi;Jay Pil,2003)。现代产业中,一项产品所涉及的专利越来越密集,形成所谓“专利丛林”现象,使得众多专利间互相形成障碍的危险性增加,专利联盟可以消除专利实施中的授权障碍。并且,专利联盟对联盟外企业实施的是一站式授权许可,无需就个别专利单独谈判许可,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外,专利联盟成员间的专利争议可通过内部协商解决,而无需对簿公堂。对于同联盟外企业的专利纠纷可以利用专利联盟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专利联盟成员参与诉讼,使诉讼过程大为简化,减少了高额的诉讼成本。

技术标准联盟组建的目的是实现技术标准化,企业利用联盟方式减少技术标准化的风险,扩大技术标准应用范围,获取经济利益。实际上,正式标准与事实标准是一个具有范围的概念,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式标准,但在更大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扩散中却可能是作为事实标准而出现的。如GSM在欧盟是正式标准,而在世界范围内却是事实标准。因此,技术标准联盟的组建是为了不断扩展其事实标准的接受范围,从而联盟成员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

上一篇:体面劳动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动态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