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华璋 工作不仅仅为谋生

时间:2022-04-30 01:21:35

莫华璋 工作不仅仅为谋生

人需要一颗平常心。很多人把工作等同于谋生,

把成功等同于富有,把幸福等同于已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两年前,莫华璋的名字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那时的他刚刚辞去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驻中国教育总监的职务,转而创办启铭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工作地点也从美国大使馆变成了朝阳SOHO写字楼;两年后的今天,人们认识了《非你莫属》舞台上那个风度翩翩的人生规划师,听他在节目中真切地讲述着给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的种种建议。

公司事务、录制节目、各处演讲……莫华璋的日程安排是典型的大都市职场精英时间表。采访约在了中关村的一间咖啡厅,那里离他刚刚结束的会议地点不远。落座后等了不久,落地窗外脚步匆匆,穿着笔挺风衣的莫华璋出现了,握手寒暄时,我见到他的额头已经微微渗出了汗珠。这毕竟是北京的冬天,停车场走过来也不至于如此啊,我心里不禁有些好奇。

“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会议拖得有些久,我对附近也不是很熟,刚刚走过来还问了不少人。”他不停地表达着歉意。

“没关系,北京的交通的确有些令人‘发指’。”我借机宣泄着对“首堵”的一点点小情绪。

“还好吧。我没有车,平时坐地铁,刚刚是走过来的。”

一个并不缺钱,经营着一家业绩不错的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居然没有一辆私家车!

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惊讶:“很多人也都很好奇。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当我说坐地铁上下班时,微博上的很多人似乎无法理解一个有条件买车但却坐地铁的CEO的选择。在他们的心目中,希望通过买个车,或者买个房子,或者别的什么来体现自己的成功和价值,他们的目标其实已经和自身需求没有什么关系了,而是仅仅局限在了那些物质的表象上。”

“看来你已经准备好开始批判现在的年轻人了。”我笑着说。

“不是批判。其实现在国内的年轻人有很多优点,他们的很多想法都非常好,但是优点大家都容易看到,我也不想多说了,了解自己的缺点有的时候可能更重要。”他很认真地回答。

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莫华璋认真观察每一个求职者的特点,从这一点,我看到了他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特质。

莫华璋17岁时赴美留学,上学时曾担任国际学生会会长,本科和研究生选择的专业是社会学。流利的汉语和国际化的背景让他被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选中,自2003年起担任该协会驻中国的教育总监。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丰厚的报酬,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份接近于“铁饭碗”的好工作。但是2009年,吃腻了“大锅饭”的莫华璋选择了创业,成了不折不扣的“北漂”兼“个体户”。

“那份工作我做了6年。虽然自己一直在进步,但是慢慢觉得工作流程都是重复的,当我已经知道故事‘结局’的时候,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他笑了笑。

创业所带来的挑战来得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猛烈。“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人脉吧,我没有任何在中国的教育背景,在大使馆工作时认识的人也都是外交官之类的人,创业之后发现从前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变成了难题,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

选址、找房子、谈成第一个合同……从前的“洋官”像很多在北京的创业者一样体会着艰辛、激情、快乐并存的生活。

“当‘洋官’可以很清高,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能领薪水,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操心。创业就完全不同了,我必须去跟其他比我人脉更广、根基更深、实力更雄厚的对手竞争,什么事都要从零开始。”他淡淡地说。

“后悔过吗?想象过如果当初不辞职,现在的你会是什么样吗?”我问。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后悔’两个字。人应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但那是积极地总结自己过去所做过的事,而绝不是后悔。后悔唯一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现在过得更加纠结和郁闷。如果不辞职,我不知道现在的自己会是什么样,但至少现实当中我过得还不错。”

采访中,我能从他淡淡的话语中体会到积极、自信、乐观和淡定。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对曾经的风光没有一丝眷恋。人需要一颗平常心。很多人把工作等同于谋生,把成功等同于富有,把幸福等同于已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工作与谋生,成功与富有,幸福与已婚……这三对本来相去甚远的词语的确被现代人搞得越来越模糊不清。

“工作毫无疑问是谋生的手段,但如果完全等同就太可怕了。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尝到甜酸苦辣,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获得成长,可以为别人提供服务……每一份工作背后的意义都不仅仅是眼前见到的那些……你是一名记者,你来这采访我,在你的背后是万千读者,他们通过你的工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些又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他们读过你的文字所得到的感悟可能就会影响未来所做的某一个决定……所以我特别想告诉年轻的朋友,从一开始进入职场就应该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份谋生的差事,它涵盖的东西比那个要多。”

“成功等同于富有呢?”我接着问。

“这就是更加可怕的逻辑了。”他继续说,“如果说莫华璋不希望富有,这绝对是谎话,是装得不行的话。但比尔•盖茨只有一个,李嘉诚也只有一个,如果用这样简单的标准来衡量成功与否的话,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刚刚我在柜台买咖啡的时候,服务员认出了我,我们聊天非常愉快,作为一个服务员,这也是成功。一个成功的妈妈,一个成功的男朋友……成功的定义不应该那么狭隘。”

“那幸福呢?你是单身吗?”我微笑着问。

“我单身,我也很幸福啊。婚姻里同样有酸甜苦辣,很多已婚的人过得也并不幸福。但是我经常听到人们会问:‘你找到你的幸福了吗?’他们的意思是是否找到了另一半,但这跟个人是否幸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人可能正是陷在这样的逻辑中,盲目地选择了并不幸福的婚姻。”

不仅仅为谋生的工作态度,并不十分富有的成功和单身并快乐着的幸福,这些塑造了眼前的莫华璋。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创业者,一个仍然在快乐地向上攀登的人。“我希望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做出成绩,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帮助更多年轻的朋友。”

Q&A

八小时以外:你曾经是最年轻的旧金山老人社工中心主任,为什么从事这份工作?

莫华璋:在美国毕业后我去做了社工,我喜欢跟年长的人打交道。英文有个词“WINNER”,对于那些老人来讲,他们每一个人应该说都是胜利者。他们已经经历了该经历的,懂得了该懂得的,和他们在一起能够听到很多道理。

八小时以外:你曾经作为求职者去应聘,也作为老板面试过很多年轻人,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身上有哪些特点?

莫华璋:我的确接触了很多年轻人。好话我不想多说了,我总结了一些他们身上我认为不足的地方。第一,他们普遍不够淡定。我不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现在太浮躁了,大学生开个小卖部都在想着如何上市!现在的社会的确很浮躁,导致大家有时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必须眼高手低或者必须好高骛远,其实不是的。第二点是职业性不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追求个性,强调自我,他们反对去“装”。但是人应该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本真的自我,另一个是职业所赋予的职业身份。比如今天我坐在这里接受你的采访,我就必须尽力回答你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职业性并不需要埋没个性,应该说是自身个性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举个例子,年轻的女士做了母亲,对待孩子和对待父母肯定是不同的方式,这可能是南辕北辙的两面,但这并没有影响她本来的性格,她在每一面都很真诚,并没有所谓的“装”。

八小时以外:你在国外住了很久,你觉得国外和国内的年轻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莫华璋:区别有很多,我觉得最突出的可能是国内的很多年轻人比起国外的同龄人来说显得更加幼稚。他们经常用很简单的“二元逻辑”去想问题,不是对的就是错的,而且不愿意去承担责任。一旦有事情发生,他们能很快地总结出十个甚至更多个原因,上到政府下到父母,但是跟他们自己可能毫无关系。其实各种客观因素依旧会影响我们,我们唯一能完全掌控的就是自己,从自己做出改变往往是最有效和最容易实现的。

八小时以外:我身边有些朋友也准备辞掉稳定的工作去创业,在我看来他们很有勇气,敢于接受挑战。有什么忠告给他们吗?

莫华璋:“挑战”这个词现在经常听到,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挑战自我。但是要区别挑战与冒险。不要盲目地去做一些条件还不成熟的事。对于一个天生恐高的人来说,让他去攀岩,那不是挑战,完全是冒险。我觉得创业很好,但是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尽量减少非理性的冒险。

八小时以外:你常说做人要给自己设定目标,但是做事不要目的性过强,为什么?

莫华璋:目标应该尽量定成短期之内的,太长的目标可操作性不强。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初入职场时目的性过强是件很不好的事。微博上常常有人问我,让我推荐一些“有用”的书,我特别想问的是:到底什么书没用呢?他们要读有用的书,看有用的电影,认识有用的人……当一个人目的性太强的时候,他会错过很多沿途的风景。要求过于单一,很容易得不到满足。如果一味地追求“有用”,很多真正有用的东西都会被我们忽略掉。

八小时以外:你觉得自己成功吗?

莫华璋:这要看如何定义“成功”。对于事业来说,我还在起步阶段,但是以我的价值观和对“成功”的看法来说,我觉得自己还算成功。

上一篇:职场雷区:性骚扰 下一篇:中日韩帅哥美女大比拼显国民性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