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雷区:性骚扰

时间:2022-05-05 01:07:18

职场雷区:性骚扰

在美国公司工作,要接受一系列的培训,其中员工守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章。美国公司的职场有两大雷区,是公司和员工要特别小心不能逾越的,一是歧视,二是性骚扰。

在国内公司的招聘广告里,经常可以见到诸如 “三十五岁以下 ”、“男性 ”、“相貌端正 ”、“只招本地户口 ”等等要求,这些在美国公司的职场招聘广告里是绝对不可能看到的。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一旦被查实,足以让任何一个美国公司万劫不复,甭管你这个公司有多大,实力有多强。

除了歧视,美国公司职场行为规则的另一个雷区就是性骚扰。在国内公司,性骚扰是相当普遍的,大多体现在故意当着异性的面讲黄段子或用手机给异性发带有性暗示的短信和黄色笑话,还有一种不太明显的性骚扰是要求长相出众的女性员工陪客户吃饭跳舞等。记得中央电视台做过一次调查,当问到 “你有没有遭遇或者在自己单位看到过办公室性骚扰 ”时,回答 “有”的竟占 31%。国内至今还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惩戒职场性骚扰行为,不但因为性骚扰往往因缺乏证据难以指控,而且即便指控成立,所在单位也不负连带责任,这让国内许多公司在处理性骚扰投诉上缺乏动力,职场猥琐男们得以肆无忌惮,女性员工深受烦扰,苦不堪言。

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和公司的做法很值得国内借鉴。在美国,一旦有员工遭遇性骚扰的举报,公司会立刻启动调查程序,一旦骚扰行为被查实,公司会采取果断行动,一般都是立刻解雇、开除骚扰者来终止骚扰行为,任何一名员工如果因为性骚扰他人被公司开除,这一般意味着其职业生涯的终结,在美国很少有公司会雇佣一名有性骚扰前科的员工。美国公司如果明知性骚扰行为发生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被骚扰者可以将公司告上法庭,那公司的麻烦就大了。去年 4月份,美国知名大公司清洁用品制造商 Dial就被公司女员工告上法庭,控诉公司没有对普遍存在的性骚扰行为采取有效行动,尽管公司辩解说解雇了一些有这种行为的员工,最后 Dial公司还是被法庭宣判 1000万美元的赔偿。美国历史上赔偿数额最大的性骚扰案是 1998年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制造工厂,因性骚扰问题被公司女员工告上法庭,最终三菱汽车公司赔偿了 3400万美元。

下面是嘟爸所在公司员工行为规则里对职场性骚扰行为的定义:

当他人面或以邮件方式讲和性有关的笑话,开性方面的玩笑,或进行有关性方面的诱惑或暗示;口头对他人带有性意味的辱骂;触摸他人与性有关的部位;多次和他人站得过于靠近,或反复对他人身体做出摩擦动作;多次要求他人参与工作时间之外的社交活动,尤其在他人表示不愿参加此类活动的情况下 (经理们尤其要注意不能强迫下属员工参加此类社交活动 );给他人送带有性意味的礼物;多次对其他员工做带有性含意的动作;在工作场合观看黄色影片,上黄色网站或张贴黄色图片;在工作时间外有不受欢迎的、会影响公司工作环境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可以看出,美国公司的性骚扰定义并不只局限于针对女性,也可以是针对男性或针对同性。同时可以看出美国公司对强迫员工 (尤其是女性员工 )参加不情愿的工作时间以外的社交活动是明文禁止的。

去年 8月,美国惠普公司的老总 (CEO)马克 •赫德就是因为被指控和公司的一位女供应商有不正当关系,被惠普公司董事会果断解除职务,当时他正在和公司洽谈续约三年,总计一亿美元工资的合约就此泡汤。

很多时候,有些女性员工明明被骚扰了,却碍于面子,或者害怕被报复丢掉工作,不愿或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这么做反而会被骚扰者视为软弱可欺,让骚扰者得寸进尺。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段时间很辛苦找工作,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职位,非常珍惜。让她不安的是她第一天上班一个中年白人员工就上前拥抱了她。她当时有些儿尴尬,觉得有点儿过分,不过第一次见面,又想没准这是西方人的礼节,就没有发作。哪知道他以后每天上班都要来她的办公间给她一个拥抱。她内心很愤怒,很想阻止他的行为,可又怕得罪人,没有勇气大声喊出来,心里那个纠结啊。有一次在一起聚会,就和其他朋友抱怨,说现在都神经质了,每次远远看到那个白人她转身就逃。大家七嘴八舌建议她还是要勇敢地说出 “No”来。后来终于有一次,在那个白人员工又要来给她拥抱的时候,她明确告诉那位同事她不喜欢他这么做,那名白人员工悻悻而退,从那以后再也没敢来骚扰她。

上一篇:请不要歧视说双语的人 下一篇:莫华璋 工作不仅仅为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