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优化

时间:2022-04-29 09:42:40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优化

摘要: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反馈信息,从高中生物“免疫调节”一节内容的整体步骤入手,总结此节内容的教学经验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

关键词:

教学反思;生活实际;教师

“免疫调节”是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稳态与环境中的一节,尽管我们的生活中免疫学知识无处不在,而且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但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缺少“免疫”相关知识的前知识。同时这一节中知识点相对冗杂、抽象,记忆量很大,大多数知识点都要求学生做到精准记忆,要想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本节知识,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做好本节课的课前准备及教学设计工作,找准并有效突破本堂课的重难点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以下主要是针对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优化。

一、贴近生活,做好课前导入

要想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并引出本节的重点内容,一个生活化的课前导入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此方法不仅能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而且能使课堂的生活气息浓厚。比如,教师先提出问题:老师想问下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发烧感冒不吃药、不打针就好了的情况?(学生回答说有)老师继续提问:那有没有经历过身体擦伤、破皮、流血后自动结痂然后痊愈的情况?(学生异口同声说有)那么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回答自己免疫力、抵抗力强,有的学生回答身体有自动恢复的功能等等)那大家想一想他们说得对吗,免疫力是什么?我们的身体真的有这样的功能吗?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这节课的学习,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写板书)。这样的课前导入不仅能够很好地将一幅生活中常见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明白免疫现象就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吸引学生目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有个大致了解,便于教师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知识回顾,衔接新旧知识

在引出新知识之前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回顾,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以便学生对新知识更易理解,做到温故而知新。比如,教师可以说: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我们知道当人体受到物理化学等刺激的时候,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将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而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随时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那么我们人体将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呢?(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出课题:机体通过免疫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让学生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并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一起,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而不是单纯介绍免疫学知识,避免了学生存在知识断层,断章取义地认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是独立起作用的,忽视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整体性,同时也降低了理解新知识过程的难度。

三、突破难点,细致讲解知识

首先,介绍免疫的概念和生理功能,使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免疫。可以举出人伤口感染和患病毒性感冒时免疫调节的实例,引出免疫细胞,并说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来源成熟部位及集中分布的场所,然后从器官、细胞、物质三个维度认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其次,教师引导:免疫的功能是识别自己,排除非己,那么免疫系统具有什么功能呢?学生通过预习回答出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由防卫功能可以回想到初中时接触过人体的三道防线,教师举例引导:假设某一健康人体周围有10000个某病原体,帮助学生回忆说出三道防线内容并明晰免疫的具体类型。这样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再次,学生通过回忆不难发现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保证机体不患病的最终防线,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学生思考)下面学生结合书中示意图,阅读书中p37中间的文字,同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①什么是抗原?②抗原使淋巴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看图、并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知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主要作战部队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并尝试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体过程及相互关系,进而画出流程图,培养学生文字转变成图像的能力、识图析图和表达能力。然后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识图,使学生概述出免疫系统的第二大功能,阐明在免疫系统防卫过强和过弱时出现的各种疾病,并举例加以说明。在搞清这些重点问题之前,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做好过渡句和问题串的设计工作,使知识呈现在恰当的时间和合适的位置。

四、渗透情感,升华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由关注“免疫调节”众多的知识点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许多知识点里有意地向学生渗透情感因素。比如通过了解免疫调节仅仅是稳态维持的一种方式,意识到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作用,意识到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性。通过简单了解疫苗的原理、器官移植的发展状况和近些年成为热点的科技前沿成果———免疫细胞疗法对人类作出的卓越贡献,充分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认识到免疫学的进步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回顾整节,提出优化建议

尽管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但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开展教学工作。因为“免疫调节”一节在高中生物中被许多教师认为难度较大,尤其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讲解起来较为抽象,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为更好地实现知识目标,在教学中要着重注意做好引导工作,比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图和识图,多用比喻法、图示法去突破教学中的疑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敢于质疑的科学思维。此外,凭借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验,以下要点需要着重考虑:(1)实施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过渡性问题时,要考虑到知识内在的逻辑,循序渐进,不要使新知识呈现的过于突兀。(2)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比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时,要利用学生在初中时就接触过的人体三道防线,尽管当时对人体三道防线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并没有更深层次研究,但它却使学生较容易自然而然地理解高中这一节中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功能和作用方式。(3)教学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在“免疫调节”这一节中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比如免疫学应用中疫苗的使用、器官移植、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等。向学生简单介绍免疫学前沿热点,比如免疫细胞疗法在当今医学领域卓有成效,充分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教学时以便有效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最后,在高中生物“免疫调节”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找准重难点知识,并且能巧妙运用优质教学法,就能有效突破知识目标,进而实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有效提升教学效率,降低知识转移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杨鑫鑫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侯栗宁,吴志华.教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分析[J].新课程探究,2009,(145).

[2]任守运.用图示法突破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的疑难[J].中学生物教学,2013,(3):44—46.

[3]金久.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1,46(3):24—26.

[4]覃智华.关于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的几点思考[Z].新课程,2012.

[5]包春莹.高中《生物》教材免疫调节内容设计的理论基础[J].生物学教学,2005,(9):9—10.

[6]徐义光,周妍.高中《生物3》中“免疫调节”一节新旧教材的变化[J].焦点学习策略,2011,(2).

上一篇:商业空间特征及建筑设计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