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策划的得与失

时间:2022-04-29 09:25:04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策划的得与失

【摘要】本文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声音》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产品质量控制十分成功;价值观得到了观众的认同;节目的娱乐性使消费者对节目产生喜爱乃至痴迷;专业的拍摄手段也受到观众喜爱。但瑕不掩瑜,该节目存在的身份造假问题、编撰悲惨故事吸引眼球的问题、对晋级选手能力产生怀疑的问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对节目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节目策划得与失

真人秀,又称为真实电视、真实肥皂剧、建构的纪录片等,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作为一种娱乐电视节目,真人秀在中国诞生于2000年的《生存大挑战》,发展于2005年的《超级女声》。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挫折到再兴起的过程,节目形态从最初的不自觉到后来的主动,从单纯模仿、移植到与国情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而不断发展[1]。

张静民从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的角度认为,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就是策划者遵照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规律,对电视节目的选题立意、采拍制作、播出销售等生产和运作过程进行总体筹划和论证并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文案的一种电视行为[2]。

策划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起点和重要环节,也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得以创新的关键。策划的本质乃在于创新。在媒介竞争激烈化的时代,只有创新才能增强电视节目的竞争力。而今天事实上也不存在不经策划即赋予生产和运作的电视节目。只有良好的策划,才能保证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的成功。

《中国好声音》通过直接购买国外知名音乐选秀节目“The Voice”的版权,将这一全球风靡的音乐选秀节目原汁原味的移植到了中国,从学员选拔到节目包装都完整的保持了标准化的节目质量。《The Voice》最初始于荷兰,2010年一经播出便吸纳了3百万电视观众(荷兰总人口为1650万)占18%的国民收看。在英国,首季《The Voice》的平均收视高达842万观众,收视份额37.6%,遥遥领先于频道同时段26.34%的平均收视。此后,The Voice到美国更是与王牌冠军的美偶进行正面对抗,成功击败美国偶像、达人秀,问鼎收视冠军,并席卷全球。

可以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有其必然因素,其一,其产品质量控制十分成功,盲听和导师指导制的引入都使选手的真正实力成为主导比赛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像其他选秀节目那样故事和背景占主导地位。中国好声音作为一个娱乐产品,其产品的质量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其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对追求原汁原味的音乐的产品质量导向,真正做到了节目中都是“正宗好声音”。 在这个节目里,以往选秀、音乐类节目中常见的华丽服装、炫目造型、激情的伴舞,通通被舍去,镜头对准的只有学员投入的表情,导师沉醉、震惊、好奇或纠结的神情,耳畔回响的则是让人动容的好声音。而其利用不断推进的节目比赛进程促使观众自发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口碑传播也有效的使其品牌认知度大大提高,从而获得了大量的观众和很多忠诚度很高的专业粉丝。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好声音作为一个新产品的引入是相当成功的。

其二,价值观的认同也是观众一直关注中国好声音的原因。由于中国好声音强调“正宗好声音”,强调真实实力竞争,而不是像其他娱乐节目一样通过故事和眼泪来吸引注意,因而这种强调实力的价值观很受正处于事业发展阶段的年轻人的欢迎。节目“很励志”,“很有共鸣感”。这个节目会使观众有类似于“角色代入”的感觉。节目里面的导师和选手的关系,就想我在学校中跟导师的关系一样,因而感觉很亲切,好像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高介入度的产品体验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依恋程度大大增加,从而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其三,中国好声音表现出来的很强的娱乐性也是消费者对这个节目喜爱乃至痴迷的原因。这个节目中的很多元素都表现出来了娱乐性,节目的导师之间经常互相进行调侃,总会让人感觉很有喜感,看完之后让人感觉很欢快。这些娱乐的元素很成功的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其四,优良的电视制作团队和专业的拍摄手段也是中国好声音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在《中国好声音》中,我们能看到选手尽情地展示自己,也可以适时看到导师的表情。而选手“家人”助威团的表情也随时被切换到屏幕上,他们嘴里念念有词,祈祷导师能被歌声打动。《中国好声音》制作真的很精良很用心,现场至少设了12个机位,而且导播水平很棒,切换节奏非常好,能抓住每一个重要的细节。镜头剪辑堪称高水准。每集不到80分钟纯节目,调用素材量接近1000分钟。相比一般的综艺节目只有两到三个机位,而《中国好声音》购买版权的同时,购买了节目制作“宝典”,有专人指导机位的摆放等细节。《中国好声音》是录播节目,这也有了充裕的后期制作时间。

正是由于上面提到的几个不同方面的特点的共同作用,使消费者对《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产生了积极的印象,并在不断收看行为中培养出了产品忠诚度,最终在社会化媒体中自发对中国好声音进行口碑传播。

但同时,由于比赛的不断深入,《中国好声音》这一节目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首先是身份造假的问题,有多名选手被网友发现都是以前的一些选秀节目,不少更是出现在同期的其他音乐选秀节目。更严重的是,很多所谓草根的选手都被发现背景完全是造假。

其次,中国选秀界一直存在的通过编悲惨故事吸引眼球的套路在中国好声音中也没能幸免。选手徐海星会在节目中深情讲述父亲3个月前去世,让身为导师的刘欢和那英当场落泪,而她今年6月参加《花儿朵朵》比赛时,曾透露其“爷爷病危,奶奶病重”;另一位自称“农民工”的邹宏宇,更是引发了大家对该节目“故事性”的质疑。

最后,关于PK 晋级和最终冠军归属引起了观众的轩然大波,期间不断对晋级选手的能力产生质疑的声音,都这说明中国好声音的赛制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比赛后期媒体评委的加入受到了很大争议,由于中国好声音是鼓励专业化和真实实力取胜,但媒体评委在音乐评判的专业性方面明显不足,因而这一评审方式的加入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事实上,盲听盲选的选秀形式已经被很多的选秀节目竞相模仿,要在这竞争激烈的中国选秀节目市场中突围而出,中国好声音要走的路将会越来越困难。消费者自发对中国好声音节目进行口碑传播,一方面是由于其对节目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上对其的普遍认同。然而,一旦中国好声音引发的质疑声音的不断加大,观众在大众化媒体上进行口碑传播的风险将不断提高,很有可能会使愿意为其进行口碑传播的消费者数目不断减少。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好声音要继续获得成功,就必须考虑进行改革,把不合理的赛制进行剔除,从而减少大众对其的质疑和不信任。更重要的

是,中国好声音在后续的发展中必须有全新的重大创新点,从而重新激活消费者对其的新奇感,只有这样,中国好声音才有可能在如今模仿成风的选秀娱乐节目中继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尹鸿,冉儒学,陆虹 等.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张静民.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罗刚(1975-)男,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研究方向:影视传媒,文化传播.

上一篇:基于黔东南地区“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 下一篇: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