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影响简析

时间:2022-04-28 09:32:35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影响简析

【摘 要】经常账户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入以及经常转移。一般认为,经常账户逆差对一国的国际贸易是不利的,不利于该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美国似乎出现了悖论。本文首先简要的阐述了这一“悖论”,再从金融学的角度简要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影响

一直以来,一国经常账户净额是衡量该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逆差从1992年开始,迅速扩大,在2006年达到7984亿美元的新高度,金融危机后,受危机的影响,逆差有所减少,但在2011年依然达到了四千多亿美元,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额一度占到美国GDP总量的5.87%,近两年也占到了3.2%。可见美国经常账户贸易逆差额之大。早期重商主义主张贸易顺差,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也认为一国贸易顺差有利于该国经济增长,而逆差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但美国的经济状况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事实表明,美国经济在巨额的贸易逆差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且暂时并没有趋停的迹象。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而经济却能保持较快速度发展,平稳运行,主要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确立了其世界货币地位。也是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不合理的一个表现。著名的“特里芬难题”提出,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在特里芬难题面前,美国选择了前者,即长期贸易逆差,使大量美元外流。同时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美元贬值。问题并不仅仅在此。更严重的是,美元外流太多,超出了正常国际贸易的需要量,导致全球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适当的外汇储备对于发展国际贸易,抵御金融危机是十分必要,东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但是,过度的外汇储备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美元贬值,使得各国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外汇储备越高,缩水越多,这是直接的财产损失,相当于外汇储备被美国挟持,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汇流入,贸易顺差国必然发行本币进行适当的对冲,如果不能合适的控制本币发行数量,本币超发,则容易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本币币值不稳。在现存的金融体系下,美国作为这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很多国家在拥有美元储备后,往往不得不将美元重新投资于美国金融市场,主要是投资于美国国债,这样,从经常账户流出的美元,部分又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流回美国。

美国经常账户长期巨额的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必然对美国本土产业造成打击,其首当其冲的往往的就业人数比较多的制造业等,因此容易造成失业问题。另外,长期美元外流,造成投资减少,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而且,美元贬值,不利于保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因此,在面临长期巨额贸易逆差面前,美国会采取相关措施,保护本国产业,适当缩减贸易逆差。其在金融市场上的一个措施就是促使外币升值,例如上世纪的日元升值。由此,某些时候,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怪题:国内物价上涨,而在国际市场是,货币却在升值。如此一来,既有利于维护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又有利于保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但这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隐患,需要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美国应适当采取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国内需求,减少支出,逐步缓解经常账户贸易逆差。在国际储备方面,应在国际协作的基础上,适度分散外汇储备币种,选择比值稳定,具有一定成长潜力的货币。充分发挥国际金融机构的协调和监督作用,制定有效的国际金融准则,完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汇率协调机制,保持国际汇率的基本稳定,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区域内试行相关金融体制改革,保持区域内金融系统稳定,互利共赢,为国际金融体制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吕江林主编.国际金融(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12).2012

[3]周玮.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美元指数[J].世界经济.2010(7)

上一篇:谈谈批评的艺术 下一篇: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