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药物妥保管 变质失效后患多

时间:2022-04-28 09:23:28

【前言】庭药物妥保管 变质失效后患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目前一般家庭都备有“家庭药箱”,放置若干种急需药和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但药品置放时间太长,则可能会变质、失效,不但使药的效用下降,贻误病情,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不良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学会鉴别药物是否变质失效的方法,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庭药物妥保管 变质失效后患多

家庭常备药物的剂型范围可稍宽些,如片剂、眼药水、软膏、口服液及常用中成药等,但数量不宜过多。家庭备药的目的是偶患小疾时急用,倘若病情较重时,千万不可擅自用药而延误时间,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一、【临床真实病案】

镜头1。春节期间,我去看望多年不见的远房婶婶。她已有85岁了,一人寡居在家,前几天眼部不适,为“省事”,她就用前几年用过几次、再放入冰箱的滴眼液滴眼。自以为万无一失……谁知1天后,眼病反而重了,又红又痛,问我咋办?我细看那支滴眼液,摇动后已显浑浊,滴眼后当然出问题啦!

镜头2。某天,我正在医院“药物咨询”窗口值班。一位农村老太匆匆赶来,带来3瓶没拆封的药物。问我可不可用?从外表看并无异样,但有效期早已过期,据此我肯定地说:“此药物不能再用了,应当扔掉。”我耐心解释:任何药物都由原子或分子组成,都具有一定的化学结构,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某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其结构变化。对此,“内因”是药物的化学结构,“外因”是促使变化的种种条件,如温度、水分、光线、空气和微生物等。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即使外表看不出什么异样,但实际上其内部的分子结构已发生了变化,产生毒性,人服用后不但降低疗效,而且会导致中毒,加重病情。

二、如何鉴别家庭药物是否变质、失效?

目前一般家庭都备有“家庭药箱”,放置若干种急需药和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但药品置放时间太长,则可能会变质、失效,不但使药的效用下降,贻误病情,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不良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学会鉴别药物是否变质失效的方法,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首先,是查看药品包装上的有效期限。若过了有效期限,则表示该药已失效,即使外表看不出什么异样,也应坚决丢弃不用。切勿抱侥幸心理,认为“过期药吃吃无妨”。

对于未过有效期限的药品,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其“保质有效”,而要通过眼、鼻、口和手等感官来鉴别其是否变质失效,具体方法如下。

1.固体制剂。片剂表面粗糙、潮解,出现花斑、霉变、发黄、松散或有新的结晶,片与片相粘连,甚至有虫斑和虫絮等。若原来白色的药片,现已变成淡黄色,说明此片剂已与光和氧发生变化,使药效下降,故此片剂也最好不用。糖衣片表面呈现花斑或黑色,甚至崩裂、粘边、发霜等;胶囊剂若软化、碎裂或表面发生粘连;胶囊内小丸粘连和变色等。丸药出现变形、变色,开裂,发霉,并有异臭味等。以上种种都表明固体药物已变质失效,应立即弃去,绝不服用。

2. 注射剂。主要检查药液是否澄明透亮、有无变色。凡发现有浑浊、沉淀或有结晶析出,甚至出现霉点和雪花等,则说明已变质。特别是作静脉注射的针剂,如发现颜色加深,或有杂质,则表示药品已失效。至于油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苯丙酸诺龙和黄体酮等,一般呈淡黄色、均匀澄清的油溶液,如有混浊、沉淀、分层或颜色变深等,均属变质之征兆,不能再用了。粉针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应为干燥的粉末,色泽均匀一致,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摇瓶时能自己翻动,如出现粘瓶、结块、变色和潮解等,则不能使用。在此应特别强调有效期,如已超过有效期,即使外观、色泽并无明显改变,也应报废。因注射剂是直接用于血管静脉的,来不得半点大意马虎。对于珍奇贵重药品应送药检部门检验,进行法定的多项检查,合格后方可再次使用。

3.口服药液(合剂)与糖浆剂。一般应澄清,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如在药液表面有白膜,摇动后药液内的细药面分布不均,或药品酸败出现异臭,产生气泡或发霉等现象的,不能应用。

4.滴眼液。应为澄清液体,不得混有杂物,更不许出现混浊、沉淀或变色等现象。若应用失效变质的滴眼液滴眼(或多次开启应用、再长期存放者),将导致眼睛感染,严重者将导致失明。滴眼液开启应用后,最多应用一个月,即使保质期还有2年,也应弃去。

5. 软膏剂。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但如超过有效期,或检查时发现有酸败、异臭,油层析出或结晶析出的现象,则不能使用。

6.冲剂和散剂。特别是冲剂,因常含大量糖分,故较易霉变、失效,须格外注意。故凡有结块、虫粪痕迹、变色,或有虫有霉的均已变质,不得服用。

三、 如何妥善保管家庭药物呢?

原包装完好的,可原封不动地放置;零散的应立即装入干净的棕色玻璃瓶中,避光加盖密封,贴上瓶签,外用药贴红色瓶签,使人醒目,内服用蓝色瓶签。特殊药品(如、安眠药等)应另外放瓶,瓶签上写明药名、规格、用法和剂量等,并严密保管,严防老人和小孩误食而酿成大祸!

家中保管药物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阴凉、干燥、避光、密封和灭菌等。

1.阴凉。药物应放置于5~15℃的环境中,以减慢导致其变质的化学反应的速度。因温度每升高10℃,药物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增加3~4倍,故温度越高,药物越易分解和变质。如抗结核药对氨水杨酸(PSA)高温时脱去二氧化碳而生成有毒的间氨酚,不但失效,而且有毒!

2.干燥。大多数药物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即会潮解成粉末,而后粘结成团块,随后变质,故需保持药瓶干燥。如阿司匹林吸潮后即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产生强烈的酸味,大大增加了对胃的刺激性;制酸药小苏打,吸潮后生成碳酸钠,碱性大大增强,不能再供药用。普鲁卡因吸潮后水解成对氨基苯甲酸,因而完全失去麻醉作用。

3.避光。药物都应放置于棕色瓶中置于暗处,因日光中的紫外光线作为一种能量促发剂,能加速药物的分解,而棕色瓶对紫外线有吸收和过滤作用。许多抗生素、维生素遇光会使颜色加深,药效下降。日光还可使某些“光敏药物”的颜色加深,产生光学异构体,从而导致药物失效,不但降低疗效,而且会导致中毒,加重病情。

4.密封。大气中的氧气可使药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引起药物变质失效。常用的药物鱼肝油(维生素A、维生素D)、肾上腺素等,极易氧化变质。再如无色的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片因含酚羟基而易氧化成棕褐色,无色的氨基比林、安乃近和维生素C等,易氧化成黄色。二氧化碳虽属惰性气体,但也可与某些特定的药物起反应而使其失效。如红药水吸收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且使有效成分红汞析出沉淀;碱性药物氧化钙、氧化镁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碳酸镁,从而降低药效。

5.灭菌。最常见的是霉菌和细菌。药物大都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存基质,药物被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微生物便会快速繁殖,使药物变质。如药物受潮后长出斑斓色点,此即霉菌菌落,千万不可入口。

四、家庭备药应定期更换

家庭药物不能无限期地长久使用,也需“新陈代谢”,不断更新换代。淘汰陈旧的,换上新鲜的,以使家庭药箱中的药物始终保持有效。

许多人用药不看“有效期”,如使用“过期药”,则会因药物失效而引发更多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血的教训,不可忘记!自2003年起,所有药物都必须标明明确的“有效期”,故过了有效期的药品,应弃去不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近几年药店回收过期药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此举也是敦促人们经常清理家庭药箱!

上一篇:夏季该如何选择防晒衣? 下一篇:健康食盐,拒绝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