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研究

时间:2022-04-28 08:37:28

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重要部分,其教育财政投入也是公共财政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一项专门化的资金投入,根据投入产出理论,财政投入的前提是对产出的效益进行评价和考核,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现行财务评价情况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进而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经费投入 绩效评价

课题名称:镇江市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YJ2016013。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绩效逐渐引发关注。各地方政府陆续开展高校绩效评价改革,促进政府部门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对高校问责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本文就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说。

一、高职院校现行财务评价情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教育经费支出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简单的评价,到后期的综合指标评价,再到现在的统一、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建设阶段,其在科学性及合理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经费财务评价已覆盖多个方面,但相对缺乏的就是如何对这些的评价指标对高校的办学进行反馈体现。同时,在绩效评价方面上,各个高校都没有全面的统一的考核及检测方法,更多的是根据自身学校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致使教育部门不能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产出,不能只看财务及经济方面所出现的效果,其投入后对社会发展及文化方面的产生的影响也是一重要评价因素。因此,对当前的高职院校财务评价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主要部分,它对评价的内容进行了严格规范,其体系设计的恰当与否跟评价工作的质量及绩效评价的指导作用有直接关系。为实现高效率的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建设,在建立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比性

评价指标可行性是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的根本,如可比性不具备,那其绩效就无法评价。可比性原则体现主要评价在两方面,一是选择必须以评价对象所共有的基本属性为基础;二是各项指标的口径和方法也应该具有动态可比性,使指标能够进行多方面比较,以实现评价的科学有效性。

(二)系统性

该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不仅对包含一个方面的评价,其是全方面的,如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在方法论来说,系统分析有助于合理有序的探讨事物的结构、功能。所以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全面、系统,综合评价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

(三)动态完善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也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断研究发展中,其评价指标或许还不全面,但在后期过程中,还要不断改善该体系,以得到更加的评价效果。

三、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

(一)定量指标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可以用量化数据体现出的一系列数据称为量化指标,在其下设有一级指标,然后在一级下分别设十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含5方面,分别为教育投入指标、教育产出效益指标、资金的利用效率指标、综合实力指标、发展潜力指标等,对各个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二)定性指标

在评价过程中不能用数据体现的隐性指标称为定性评价指标,但也在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产出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对定量评价的一个补充说明,其指标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领导班子基本素质、教职员工基本素质、基本管理水平、社会贡献能力、事业发展战略等,其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座谈等形式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判定,并附相应的分值。

四、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方法

(一)定量指标评价办法

定量指标中评价数据主要是通过本院校财务部门的会计报表得出的。为使得数据更具有合理性,必须要对各个一级指标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就行合理规划。在一级指标比例明确的情况下,再对后面所对应的二级指标进行规划,同时,对各二级指标所对应的附分原则及分段标准需进一步的确定。在以上指标都明确的情况下,参评人员要根据财务给出的数据,分别记录各指标下的数据,最终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估值。在各指标确定时,要参考到各个院校不同经济情况以及专业设置的类型等方面,再拟定一定的分值。其中基准分数可以根据以往教育行政部门统计的全国或全省的数据进行设定,把平均数值作为衡量基础,然后得出评估的基准值。评价组织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该区域内同等院校的平均分值作为一定的参考,这样就可以得到各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二)定性指标评价方法

在领导班子基本素质、教职员工基本素质、基本管理水平、社会贡献能力、事业发展战略等5个定性指标中。有一些指标是根据评价者的直观感觉来评价的,没有一定的数据,因此为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减少一定的评价偏差影响整体结果,其参评人员至少要保证在10人以上,并且要非常熟识高校的运行和管理,要根实际情况确定各评议指标的权重比例,同时,定性指标宜采用专家评议计分法进行评估,先通过调研、问卷、考察、座谈、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总体情况,然后再根据评分专家的分数情况,统计出出各指标的平均分,从而得出最终结果。

(三)综合结果的评定

根据以上定价和定性两种评价指标得出的分值,汇总出总的分数,作为作为绩效 价的最后结果,结果的评定以定量评价为主要部分,以定性评价为辅助部分,比值通常设为7:3。

参考文献:

[1]颜炼钢.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

[2]王伟,冯树清.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 下一篇:论述公路经济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