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问题引领,小组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4-28 06:32:22

初中英语“问题引领,小组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作为英语教学的衔接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学习很难提高课堂效益,因此,教师必须从关注如何去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去学。近几年我在教学工作中尝试“问题引领,小组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 问题驱动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是按照不同的话题编排内容的,每个模块的话题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初一下册Module 2 Spring Festival, Unit 1 We are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Unit 2 What traditions do you have for Spring Festival? 这些课题都是很好的引领性的问题,从内容来看,它告诉同学们这个模块将要学习关于春节习俗的内容。从语法的角度看,它告诉学生本模块将会学习be + V?ing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能顺利地导入课堂学习。所以,每个模块以课题作为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用英语就中心话题展开讨论,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又顺利引入新课。

二、 引导自学(也称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是后面交流互学与展示质疑的前提。在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只有书写的、需要上交的才算作业,他们根本不重视教师布置的口头预习任务。为了使预习落到实处,我尝试编写每一个模块的预学案,根据课型不同,预学案的内容包含词汇、课文知识点解析、语法及写作指引等四大块。预学案把课本和练习册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预习起来有明确的指向。上课前,学生必须根据预学案预习课本及练习册,并完成预学案上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基本的了解。预学案成为学生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之一,从而让预习落到实处。

三、 小组互学

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学习任务,并且分工要明确。例如词汇教学,我通常是把生词分节,用直拼法拼读新单词,再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朗读,这样即使是最腼腆的学生也会开口,不再担心因读错而被别人嘲笑。认为读错的,其他的小组可以纠错,极个别超难的,再由老师正音。对于阅读课,在该环节通常分三步走,第一,各小组组员核对、交流预学案上课文中的有关知识点,排除文章中的难点,第二,小组合作翻译文段。第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各小组的任务分配视课文的长短而定。较长的文章,每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文段,然后通过下面的展示环节,在全班共享。在写作课上,根据预学案上的写作指引,小组内讨论确定时态、人称、重点句型及短语,组内成员分工各写几个句子,最后每组汇成一篇文章。在这一环节,根据不同的班情学情,小组互学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好层次的班级四人小组中,基本算是两两旗鼓相当,所以通常是组内先两两互学,然后在组内统一意见,在层次弱的班级,四人小组的配置基本是ABBC或ABCC, 很难做到“对学”,通常是由组长或层次较高的同学讲解,其他的组员提问,最后统一意见。

教师在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如果学生开始“合作学习”才二、三分钟,有的刚进入状态,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急着让小组展示汇报。或者有一个小组完成任务,教师马上结束“合作”,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学生讨论就不充分,致使小组学习走过场。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英语课上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师担心完不成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小组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影响小组学习成败的关键。小组学习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将会导致小组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

四、 交流展示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在质疑与纠错中求同存异,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展示包括口头展示、实物投影或板书。口头展示可以是组内分工轮流背,也可以是齐背或者齐读。投影或板书的内容一定是该组讨论的最终结果。展示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释疑解惑,其他小组质疑。提问的同学,小组可以加分,被问的小组代表若不能解答,可以求助其他组。如果组内成员指出错误的,说明讨论不够充分,不予加分。对全班有共性的疑问老师再在全班讲解。展示过程中,我会对发言者的音量、吐词、仪态提出严格的要求,板书或投影的书写要规范。同时要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倾听才会有质疑,所以,每节课都要反复强调,要求学生做到动静分明,甚至会评出课堂上谁是“the best listener”即最佳倾听者。

五、 反馈评价

这一环节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例如小组口头展示中老师会让其他组的组员点评。如:有无知识性错误,声音是否洪亮,是否整齐一致。对于表现极佳的小组会有特别加分。课堂上根据各小组的准确率,以小组为单位加分,在交流质疑环节中,个人提问或解答的给予个人加分,同时也计入该小组的总分。给出结果性评价,例如:听写100分或测验达到优秀以上的同学,可以个人加分,同时也计入小组总分。这样把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个人与小组之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从而把组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每个班级要有统一的评价机制,形成习惯,例如在班上每日小结、每月总结,学生在乎分数,课堂才会积极参与。

上一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以module task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