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

时间:2022-04-27 10:35:11

棉纤维长度是棉花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考核棉花品种优劣的主要内容,也是确定棉花价格的主要依据。它与棉纺织产品的质量和棉纺工程的工艺选择有着密切关系,对农业生产、工业使用、棉农合理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响棉纤维长度形成的因素很多,除棉种、品种不同等原因外,主要与棉纤维延伸生长阶段的影响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有关,现分述如下:

棉种和品种的影响

棉种的影响是指不同类别棉花的种子,其纤维的长度不同,如海岛棉比陆地棉的纤维长,陆地棉又比粗绒棉的纤维长。同一棉种内,种子纯度不同,长度各不相同。

同品种的棉花,由于种子的纯度不同,对棉纤维长度也会有明显的影响。棉种的纯度高,较能体现其优良性状,其长度比混杂后的种子长。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很容易杂交和退化,退化的原因是天然选择的作用。种子要繁殖后代,要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这对种子来说是进化,但相对人们的栽培目的,即保持种子的优良性状而言,则为退化。品种间的杂交和种子的混杂,加速了这种退化。中棉所曾研究得出:同一棉田中原种、一般退化、严重退化、混种四种类型的棉株,所采籽棉的纤维长度各不相同。所以,注意保纯种子,可以推迟其退化,对保持棉纤维长度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纤维的生长部位、气候、土壤等,对棉纤维的长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是生长部位和时期的影响。同株上的棉铃,一般以棉株中部靠近主茎的棉铃的纤维较长,下部和上部棉铃的纤维较短。多数资料证明,棉株上部的棉铃有较短的纤维,在同一棉瓣棉籽上的纤维长度也不同,以棉瓣中第四、五粒棉籽的纤维最长,上端第一粒最短,基部棉籽上的纤维长度居中。同粒棉籽上的纤维以籽尖部的较短,钝端部(中后部)的较长。同瓤瓣内不同棉籽上的纤维长度差异有的可达5mm。

在正常环境下,纤维初生细胞是在受精后10天内从胚胎表皮层陆续发生的,早发生的纤维长,成为棉纤维,开花后第三天以后发生的纤维的初生细胞往往短而密集在种子上,这就是短绒。

二是气候的影响。气候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降水和温度两个因素。

(1)降水:在非灌溉棉区,降水的多少对棉花的生长和纤维长度影响很大。因为纤维在伸长的阶段最需要水分,如天气干旱,土壤缺水,势必影响纤维的发育和伸长。据研究,棉纤维的伸长速度开始时比较缓慢,开花后的5天是伸长生长的关键时期,15天以后到18天左右是伸长生长的高峰。如水分供应及时,则纤维长度较长。因棉纤维伸长期对水分非常敏感,如结铃期干旱缺水,纤维严重减短,同一品种有时可减短3mm或以上。但水分过多,易引起棉株徒长,使棉铃所需养分供应不足。土壤中水分过多时,使空气缺乏,地温降低,根系的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削弱,影响到正常的代谢作用,对棉铃和纤维的发育也有影响。

(2)温度:棉铃生产的最适宜的温度大约为日平均温度27℃~30℃,如气温过低,日平均温度低于21℃时,棉株的代谢作用受到抑制,叶、茎制造的养分不能顺利转运到棉铃,因而影响棉铃重量和纤维的长度。但如果日平均温度超过30℃时,将妨碍正常光合作用的进行,并增进呼吸强度和叶面的蒸腾,引起棉株脱水,抑制正常的代谢,对棉铃和纤维的发育不利。由于棉纤维主要在夜间伸长,需要较高温度,如白天30℃,夜间21℃以上,则20天左右就能完成伸长期,如夜间温度10℃左右,纤维伸长期要延长至30天或以上。

三是土壤的影响。肥沃的土壤中含有机质多,能增强棉花的抗旱能力,促进发育,纤维的长度也较长。砂质土壤不易保持水肥,黏质土壤排水较差,对棉花生长发育都有不同影响。土壤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纤维长度要短些。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对长度影响不大,如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上则长度偏短,含盐量在0.4%时显著减短,能减短2mm左右。

四是病虫害的影响。棉花在开花结铃阶段,若遭受病虫害危害,会使纤维不能正常发育,成熟不良,棉瓣紧缩,形成僵瓣,影响纤维长度。

人为因素的影响

1.轧花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籽棉被轧成皮棉时,皮棉长度要比籽棉长度短一些,锯齿棉要比皮辊棉长度短一些。皮辊机轧出的皮棉较原籽棉长度短0.2mm~0.5mm,锯齿机轧出的皮棉较皮辊棉短0.5mm左右。但两种不同加工方式轧出的皮棉长度上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机械状态和配车规格。如配车不当,机械状态不良,轧出的皮棉长度较籽棉长度可短0.8mm~1mm。如切断纤维,则使皮棉中短绒率(短纤维)增加而影响长度。

2.不同长度棉花掺混的影响。棉花长度本身存在参差不齐的特性,如将不同长度的棉花混仓、混垛、混轧和混合打包,就会人为造成棉花长度更加不整齐,从而影响棉纤维的长度和整齐度,降低其使用价值。

(作者单位:阿克苏地区库车种羊场)

上一篇: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 尽职尽责,保证棉... 下一篇:现行棉花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