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黄金”光鲜背后: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时间:2022-09-17 09:14:44

“软黄金”光鲜背后: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中,羊绒服饰制品以其手感舒适、色泽独特、质地轻薄、保暖透气性好等特点抢占市场一席之地,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一时间,羊绒服装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香饽饽,有的消费者甚至还以穿着昂贵的羊绒服饰为荣。

但是,仔细调查不难发现,一件国内知名品牌的羊绒服装,专卖店标价为2108元,而一些知名在线购物网站却打出了200元的招牌,并且还作出“保证是正品,假一赔十”的承诺。面对这样巨大的差价,人们不免会产生诸多疑问。这种以“克”论价,素有“软黄金”、“纤维宝石”之称的羊绒怎么会如此廉价?低廉价格的背后质量又会如何?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对目前国内羊绒市场进行了摸底调查。

羊绒市场鱼目混珠质量、价格参差不齐

据了解,只有在高寒地区的冬季来临之前,山羊紧贴皮肤的部位生长出一层薄薄的细绒,牧民用铁梳子挠下来才是纯正的“原绒”。随后,这些原绒还要经过清洗、分类、梳理等多道工序才能得到纯净的羊绒原料,并且一只绒山羊每年产绒仅为150克~200克。正是羊绒产量十分稀少,从而直接导致了羊绒价格一路走高,交易时以“克”论价。因此,羊绒也被称之为 “纤维宝石”、“软黄金”等。

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山羊绒只产在世界少数国家,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山羊绒生产大国。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边振瑚副会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说,截至2010年底,世界原绒每年产量大约在1.6万~1.7万吨。作为最大的绒山羊和山羊绒生产国,我国的原绒年产量约为1.2万~1.3万吨,占世界原绒产量的75%以上。可以说,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羊绒产业本该是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羊绒市场鱼目混珠,质量、价格参差不齐,市场经营及管理现状较为混乱。

“就整个羊绒市场来看,这两年市场价格波动较为剧烈。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国内原绒主产区的巴彦淖尔市原绒购销市场曾出现持续低迷的局面,2010年价格大幅上涨,达到260元至300元每公斤。今年收购初期,个别地区每公斤价格达到360元至410元。进入5月下旬后,原绒收购市场则出现‘无价格、无收购’的局面。事实上,不只原绒收购价暴跌暴涨,批发价也是波动剧烈。”有羊绒产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作为羊绒初级产品的原绒,价格可以说每周都在发生变化。7月中旬,市场批发价在750元/公斤,仅7月初的几天之内,价格就涨了1万~2万元/吨。几年前,原绒批发商报价都是几个月有效,现在由于价格波动得厉害,有的商家一月一报,有的甚至一周一报。

“除此之外,市面上各方报价差距悬殊、质量也参差不齐。”据该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羊绒产业流通、加工和贸易领域缺乏一个必要的系统调度,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掺杂使假现象严重。加之国内部分羊绒巨鳄企业,依托羊绒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羊绒中掺杂其他纤维制成成品,例如在无毛羊绒中掺入脱色驼绒、皮剪绒、细羊毛、羔羊毛,造成品质降低、价格下降,久而久之,掺假产品也形成了一种价格水平。甚至在一些大卖场、超市里,一些标明“羊绒被”的产品最后也被证明没有丝毫羊绒成分。市场上这些包装精美的假冒羊绒产品,使不少消费者白白花了冤枉钱。

为进一步证实这位业内人士的说辞,记者专门登录了一些网站进行调查。淘宝网上,半成品羊绒毛线的售价大幅低于各企业给出的实际报价,价格跨度也较大,最低价居然达到5元/公斤,而最高价也不过110元/公斤。

“这样的价格不用去验货就知道是假的,但许多不懂行的消费者贪图便宜,结果花了钱买到的却是欺骗。其实,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羊绒服装市场散乱无序。总之,以化学纤维冒充羊绒、材料以次充好、乱标价格等怪象很多,有的商贩甚至还把数十元的纤维衣服冒充羊绒装卖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制度缺位行业监管失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羊绒市场一片鱼目混珠,质量、价格参差不齐的混乱现状?

可以说,没有制定统一而又规范的行业制度,进而导致整个市场监管的失范,这是出现这一混乱现状发生的关键所在。据了解,目前我国羊绒行业尚未制定统一制度标准,也没有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行业经济组织。虽然近几年,个别地区也成立了一些类似的行业协会,但协会内部因机构不健全、自律性差、信息交流不畅通等原因,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例如行会规定了最低限价,表面上大家遵守,暗中可能通过佣金形式变相降低卖价。

制度标准的缺位不仅导致了整个市场上的羊绒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混乱现状,同时也使羊绒生产企业陷入了恶性竞争,混乱发展的局面。就目前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现状而言,羊绒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羊绒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同业之间相互压低价格,加剧了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在盲目进入、无序竞争大环境下,羊绒行业的“赊销”已经成为主要经营模式。许多业内商人间流传这种说法:买羊绒10公斤要付现钱,要收1000公斤,给你送到家里,还不用付款。大笔款项的外赊,羊绒户除了被流动资金少拖垮外,因为“赊销”而被骗的也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正是市场监管的失范,羊绒产业对环境污染也日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规模不大的羊绒企业,原绒清洗时使用大量化学药剂,排出的污水颜色污浊,臭气熏天;原绒分类靠手工分拣,把滑石粉混合原绒,用“开毛机”搅和,灰尘漫天飞扬,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干扰。

专家呼吁:相关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绒服饰制品以其手感舒适、色泽独特、质地轻薄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所以,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中羊绒制品抢占一席之地,很有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从而导致了目前羊绒市场鱼目混珠、质量价格参差不齐现状的发生,羊绒生产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只顾眼前利益粗放式发展的现象表现得也相当突出。”谈及目前羊绒行业的生产及经营现状,河南省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

针对目前羊绒行业的发展现状,其实许多业内人士早就开始担忧,如果统一的行业制度再不出台,任由缺乏自律、低价倾销的无序竞争发展下去,势必将把羊绒业推向全军覆没。因此,羊绒行业呼唤理性发展, 统一而又规范的行业标准亟待出台。同时,我们也渴盼羊绒产业也像蚕丝产业那样,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国羊绒交易市场,利用市场规则规范中国羊绒交易,逐步使羊绒价格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保证羊绒品质,从而提升民族特色产业的国际话语权,提高羊绒企业收益。

上一篇:棉纤维微观结构及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下一篇:傅立叶红外光谱及附件技术在检验纤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