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与古代战争文化

时间:2022-04-27 05:34:46

论汉字与古代战争文化

摘 要:由于战争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战争文化也反映在先民们生活的各方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战争文化也在汉字中有所反映,从汉字与古代战争思想,汉字与古代军事术语和汉字与古代战争常用器械这三方面,我们可以挖掘出大量古代军事文化信息。

关键词:汉字;战争;思想;军事术语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2—04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祀”就是古代的祭祀活动,“戎”就是军事活动。可见在古时候,军事活动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现今出土的甲骨文得到印证,大部分的甲骨文内容都是围绕祭祀和战争的。

战争既然对先民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战争中的一些信息也会渗透到先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是记录先民生活的重要工具,那么从古文字的字形中我们也可以探索到一些古代战争的文化信息。

一、汉字与古代军事战争思想

在生产极为落后的上古时期,生产单位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氏族公社,人民都生活在相互协作紧密的群体之中,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难免不起摩擦,从繁体的斗字可以形象地看到两个人相互厮打的场面。甲骨文中“斗”字作 [XCz1.TIF;%50%50,XQ],左右两个符号代表两个人,一副怒发冲冠,徒手相搏的样子。叶玉森认:“古斗字像怒发相搏形。”字形中可以看出在“斗”字产生的时代,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并不十分尖锐,打斗中并不使用器械,一般也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随着部落经济的进一步地发展,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和创造,部落间的矛盾也进一步的激化和升级,用于战斗的工具也就应运而生,从此就出现了武器。从“战”字的字形来看,它是由两个部件构成的,繁体的战作“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它是一个形声字,“單”表音,“戈”表意义。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准确性,“單”字不仅仅是表音部件那么简单,他与“战”字本身的意义十分密切,在甲古文中“單”字作等几种字形,从字形上看是一个捆绑着石块的树杈,这很有可能是狩猎时使用的一种防卫型工具,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战斗时很可能就是一种防卫型武器。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经典谓之干…。所以扞身蔽目。用扞身,故谓之干。”由此可见,“干”就是一种防卫器械。春秋时期的一个钟上铸有“攻占无敌”的铭文。其中的“战”就写作,其中的“攻”和“战”应当理解为一对反义词,即进攻和防卫。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专门用于战场上格斗使用的武器,戈是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攻击性武器,所以“干”和“戈”结合,有攻有防,才形成了“战”的本意。可以说“战”字的出现时古代战争残酷性加剧的集中体现,群体之间的冲突已经不再停留在“斗”的水平,而是你死我活的杀戮。由此可以推断“战”字的出现应当晚于“斗”字。

关于“争”甲骨文中它是一个会意符号,左右两只手,中间一竖。意为两只手争夺某物,这其实是一个抽象意义,两只手既可以表示两个人,也可以表示两股势力,中间的一竖,更加的抽象,它有可能是具体的事物,如财物﹑配偶,也有可能是权力﹑地位等。《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争,引也。”,“引”就是拉弓紧张的一种状态,发生“争”这种状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资源相对缺少,而两种力量又势均力敌的时候。资源丰富,就不会去争夺了,力量相差悬殊也不会发生争斗。资源不足,两派又实力相差不大,人们就会为有限的资源而争,在“争”的同时可能会“斗”,甚至会因此而“战”。

一旦发生战争,参战的双方一般都是军队,“军”字在甲骨文中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是:“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从造字法角度来看,“军”字是一个会意字,即用兵车围起来。从这里我可以看到在古代军队在止宿时,为防止敌人的偷袭,往往用兵车围城圆围,启到类似于城墙的防御作用。《说文解字》中所说的“四千人为军。”古代军队大约是以军为单位围城一圈。因此军事编制单位便与保卫共用一字。《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文中“军”的意思就是包围,又此圆围乃军队止宿之圆围,故有引申出驻扎﹑营垒等意义。《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行军》:“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这里的“军”指的就是营垒。可见“军”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直接指代军队。

二、汉字与古代军事术语

所谓战争,其实质是政治的延续。当群体之间的利益纠葛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武力成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所以就暴发了一系列的征伐战争。在甲骨文中“武”字上部是戈(武器),下部是止(脚)。有戈有止,也就是说“武”字的意义应当与“止”和“戈”有密切的关系,“武”应当是表示征伐示威。去攻打敌人,自然要行军,所以从“止”,打仗要使用武器,“戈”字就表示武器。“武”字的本意大约指的就是与“文治”相对的“武功”,在《尚书·武成》中说:“偃武修文。”即罢黜武功,提倡文治。古人对“武”的解释是“止戈为武”,就是要表达能够真正止战的用武之道思想观念,这种解释从文字学角度来看无疑是错误的,很显然,从文字本身的造字意图来看,就是带着武器去打仗。与人们的美好愿望正好相反,但古人的这种思想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境界的战争哲学,代表着数千年以来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向往。

讨伐敌人就是为了使其俯首称臣,或者完全消灭他。“伐”在甲骨文中作,按造字法来讲,它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戈。而仔细观察这个字,我们发现戈的长刃架在了一个人的脖子上,其意思不言而喻,就是处置敌人。处置他人就意味着权威和正义,所以,在古代,“伐”一般用于上级攻打下级,正义讨伐无道,如武王伐纣。戈这种武器的一项重要威力就是砍,所以在此基础上有引申出了“砍”这个意义,在《诗经》中就有“砍砍伐檀兮”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从“砍”这个意义上有引申出了“攻打”这个义项,而战则有可能取胜,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取胜,胜利就是战争的功劳,所以,“伐”又可以当作“功劳”来讲。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这里说的就是,将要表彰你的功劳。与“伐”字意义相近的还有“征”字。军队出征一般都行大道,威武雄壮,彰显出军威。在这个意义上它又和“伐”有了同样的意思,即讨伐,因而,在现代汉语中,“讨伐”和“征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浅议“光辉”的美学价值 下一篇:国务院:转基因涉粮应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