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体验在教学回归生活中的价值

时间:2022-04-26 10:28:05

心灵体验在教学回归生活中的价值

摘要:让教学回归生活是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之一,他不仅给予学生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给予学生生活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灵体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有自己重要的价值取向,提高教学手段的情景性和生动性,真正体现师生的合谐互动,让学生在受教中体验生活,促进素质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心灵体验;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48-01

教育改革呼吁素质教育,讲究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教学回归生活的主题,而心灵体验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对于提高教学魅力,促进教学回归生活、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吗?

一、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发展

1、教学回归生活的本质内涵。何谓教学回归生活?首先,教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最早提示了教育的生活意义。对于学校教育,杜威认为,学校应该学生能真正生活,获得生活经验,发现经验本身意义的地方。因此,他强调说“学校的第一任务就是教学生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理解他在这个世界上分担的责任,使他在适应社会方面有个良好的开端。只有当他把这些事情做得很成功时,他才有时间或兴趣去从事纯属智力活动方面的修养。其次,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内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和生活隔离。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脱节,远离了学生的世界,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学生的世界,教学中缺乏生活气息,使教学丧失了生命的活力,而学生自然越学越没劲,越学越“呆”。2、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1)教学回归生活的目的――为了学生的发展。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割裂,导致了学校教育知识的非人性化现象。教学回归生活就是经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因为生活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生活也能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内驱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内容中找不到生活的感受,学习也就变成了机械的复制和消极的背诵,学习的乐趣无处生发,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回归生活的教学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创造一种教育性生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这样的教学,不仅给予学生以生活的技能,而且给予他们以生活的智慧。(2)教学回归生活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回归生活的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看待教学的视角,它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关注生活。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过程是同一的,教学过程就是人的具体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活主体,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回归生活的教学才能实现其本真意义和价值,更加关怀学生的生活状态,关爱学生的生命意义,注重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心性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

二、心灵体验的哲学内涵

心灵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主要通过体验活动来实现。“人们生活在体验中并通过体验而生活。”体验直接与生命同在,是领悟生命存在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心灵是象征生命存在的最直接的方式。体验对生命的感悟必须通过心灵的颤动而实现。教学意义上的心灵体验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预设的虚拟场景,使受教育者在这种实践活动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共鸣,从而认识这种实践活动蕴涵的教育意义,达到特殊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采用心灵体验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育手段的情景性和生动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者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师生互动和反思性对话中,使体验都经历感动,从而超越单纯的课堂文本讲授模式,自觉回归到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而教育者作为“引导者”,受教者作为“体验者“的体验模式,将有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构建有魅力的素质教育课堂。

三、实施心灵体验,促进教学回归生活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要求我们关心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感受。所以我要重视心灵体验,弄好和实践多重心灵体验模式,让教学回归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回归学生主体、启发学生心灵。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主体性伴随着成长而逐渐增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充分表现和表达。而在教学中引入心灵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内心的自我感悟和切身体会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心灵体验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生成物,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命历程,是对人类生存的深层觉察。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生成初始阶段的人,一个可教之人,重视并科学利用心灵体验开展教育,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更是对人的发展的高度关注,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2、精心组织教学,融入心灵体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既然教学要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合谐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就要将心灵体验融合到各科的教学中,因为经过心灵体验,个体心灵受到冲击和震撼,个体的精神世界才能受到洗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情景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真实性、长期性,获得学科教学和思想提升的双重高效。3、个人体验和集体体验相结合。人的本质是生活的人、社会的人,人的世界就是生活世界,人只有在生活中、集体中、社会中才能体现人的价值。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塑造,最终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开展心灵体验也要使个体体验和集体体验有机结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经典的“集体教育”从来都不会过时。只有将个人体验和集体体验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让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理解人类、理解社会、理解生活。

回归生活的教学才能实现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育学生完整的生命,凸现学生生命的灵动,张扬学生生命的个性,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灵体验作为教学回归生活中的特殊的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心灵的深刻体会和感悟,回归到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兴趣大增,变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不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吗?

作者单位: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蔡宝来,王立国.《教学回归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

[2]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 下一篇:软件设计中用户身份的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