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究

时间:2022-04-26 07:37:12

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究

[摘 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着眼全局、注重实效,构建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和整体就业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局性、全程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着眼于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支柱,借助各种班团会、形势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等渠道,增加和渗透就业观念教育的比重与内容,结合就业形势,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培养学生理想信念[1],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就业教育,包括职业认知教育、诚信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创新创业和竞争意识教育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客观地分析自我、认清国情和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进行职业定位,诚信合法就业,勇于竞争、敢于创业,学习应对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心理调适法。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校党委为领导核心、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设立校、系两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等,加大人力投入,从而形成从校系负责人、辅导员或教师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立体交叉的管理体制。[2]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由系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责任到人的就业网络体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教学领域,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重视在专业课中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三)努力营建“发展性”教育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层次、分重点、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侧重实施职业启蒙定向教育。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特点、专业就业前景等基本情况,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职业启蒙的基础上尽早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二阶段:侧重开展职业体验和职业反思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结合实际调整职业规划和心理预期。第三阶段:侧重开展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一方面结合就业指导课,积极开展就业的形势政策解读、就业技能技巧实训指导、就业价值理念的引导、就业心理压力的疏导等项目,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并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开展去向教育。通过岗前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了解基层、就业创业社会环境的真实情况,认清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就业工作的优势和机遇,做好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思想准备。

(四)强化制度保障,切实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设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保证经费的充足到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构建一支由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职院系书记、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家、职业规划专家和心理专家等校外专业人士组成的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以专职带兼职,以专兼职带全校师生员工,构筑全校范围的思想教育的网络体系。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专职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选拔提干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就业教育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就业教育师资培训、就业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工作人员的职务晋升相结合。

(五)多渠道引导,打造良性互动的教育格局。

要发挥各种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作用。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教育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推动学生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将来选择基层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形势下,还要特别倡导创新创业实践。要配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实践。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宿舍活动、社团活动、班会、网络互动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六)创新工作方法,保证教育实效性。

切实改进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做到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类别或就业能力的学生群体乃至个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1、因群施教。如针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可开展长线的经济、心理等就业援助和职业训练活动,针对思想、学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优秀学生群体,重点开展创业教育,引导鼓励他们通过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实现个人价值,并从中选拔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因业施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断探索专业特色就业教育范式,通过专业教学、生产实习等各个环节不断渗透。3、因人施教。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个性需求,以职业生涯为重点,组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跟踪式一对一成长规划指导,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3]建立健全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程文浩,张江.基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思想教育研,2009(2):28229.

[2]蔡鸿新.以就业指导为载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2-15.

[3]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9-07-25.

上一篇: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