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新思维

时间:2022-04-26 03:43:11

竞技体育发展新思维

摘要: 实行“体教结合”,关键是使体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大系统的资源优势,保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体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如高水平运动员的教育机制、选拔机制、竞赛机制、相关的法规政策等有机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新思维 可持续发展 体教结合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机构职能的转变,“举国体制”的一些局限性逐渐暴露。与此同时,随着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辉煌渐渐远去,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渐临近,中国竞技体育将再一次面临挑战。作为实施奥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竞技体育,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遵循体育的特殊规律和教育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实行“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大部门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体育人才,以期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校体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走访了部分相关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以“体教结合”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湖南省十所普通高校,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对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列表,以问卷形式有选择地对上述有关学校发出,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91%。

2.2.2 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承担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任务的学校进行相关了解,访问有关专家、教授、教练员,征得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数理统计,对以上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分析

3.1.1 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调查表明,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分为两个部分。从外部机制来说,它是由省教育厅体卫处、各普通高校的体育部两级机构组成,具体事务则由省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负责。从内部机制来说,我省各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工作是在主管体育的校长领导下,建立由教务处、体育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领导机构”,通过学生辅导员、教练员实行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和生活管理、训练和比赛的管理体制,形成一个单一、封闭的管理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表1),我省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模式除了在考试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外,主要是通过减免学费、提供高额奖学金等方式进行。由于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运动队的实际训练和竞赛工作主要由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主管,他们通常只负责训练的实施,而不是对训练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的行政管理。这必然导致高水平运动队在日常管理方面的失控。因此,将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教学、群体活动适当分离而自成体系,扩大运动队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建立健全训练、比赛的教练员协作制、在学习管理方面实行奖惩制是实现“体教结合”的保障。

3.1.2 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

根据调查结果(表2),当前我省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从省体工大队特招和挂靠的运动员,约占21.7%;从各县市体育传统项目中学招收的运动员,约占62.8%;从在校的普通大学生中招收的运动员,约占15.5%。

第一种类型的运动员其运动水平在一级左右,个别的达到健将级水平。从体工队特招的运动员虽然运动成绩好,但文化基础差,生活散漫,在校期间训练时间相对较多,但较难管理。挂靠运动员只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其主要任务是拿名次,待遇优越,但对促进学校运动训练发展的实际意义不大。第二种类型的运动员是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动水平在二级以上,但入校后训练时间相对较少,且训练随意性较大。第三种类型的运动员是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教学、各类体育竞赛而选的,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最高,但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相对较差。

3.1.3 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中,30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28.4%,30―45岁间的骨干教练员占55.8%,45岁以上的占15.8%,三个年龄段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从教练员队伍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教练员占88.7%,男女比例悬殊较大;从来源看,本校体育教师兼职的占97.6%,从校外聘请的占2.4%;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占99.5%;从职称方面看,教练员的职称比例讲师居多,占46%,其次为副教授,占38%,助教占12%,教授占4%;从训练工作年限上看,5年以下的占18%,6-10年的居多,占43%,而工作15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比例较大,占28.8%。

3.1.4 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

目前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部分高校结合自身所具有的条件来扶持1―2个特色项目的运动队,在运动训练的时间、经费、场地以及教练员等方面配备相对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常年训练;另一种形式是为迎接某类运动会或上一级比赛而提前1―2个月临时组建一个运动队进行短期集中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参加比赛;最后一种形式是以开展和推动学校群体运动为目的而组建的系、院级运动队训练,主要是为了参加校、系级各类竞赛活动。

3.1.5 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运动训练经费短缺,来源渠道单一。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的经费数量较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校的拨款,没有形成一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这种经费短缺和来源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工作的开展。在被调查的10所大学中,完全能够满足训练需要的仅占10%,基本能满足的占20%,不能满足的占70%。而且这10所大学的竞技体育经费主要依靠学校拨款。第二,“学、训”矛盾突出,运动训练随意性较大,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学校教学部门为了保证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对文化课的成绩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按照一般学生的标准要求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实在勉为其难。从学校体育部门来看,往往重视学生的运动成绩,相对轻视文化成绩,致使这些学生达不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要运动成绩还是要文化成绩,这个矛盾是我省乃至我国各高校普遍遇到的难题。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省大部分高校解决学生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矛盾的主要办法是降低学生文化课学习标准,以牺牲文化课学习为代价。第三,竞赛制度不完善,比赛机会少。以我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例,每4年一次,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最多只能参加1次全省性运动会的机会,不利于大学生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激励大学生运动员向更高目标迈进。通过调查,有85%的专家、教练员和92.6%的运动员认为竞赛少是影响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实施“体教结合”是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结合,既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业余训练体制。它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提出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体教结合”共同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目前,“体教结合”的业余训练模式在欧美一些体育强国得到广泛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体育的投入主要是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各级各类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主要由中学运动协会、全国联盟和大学生体协负责。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使美国保持在世界体坛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每年帮助约8万名中学生运动员进入大学,支持30余万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在这种情况下,既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与运动训练,又不存在就业安置的问题,保证了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循环系统的畅通,充分显示出“体教结合”的优势。

3.3 “体教结合”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的构想

3.3.1 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以合作为基础,以教育系统独立的组织机制为主。

在体系上,由于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系统,就应突出教育系统的主体作用。但受目前我国的体育竞赛体制的限制,即学校要参加国内国际的重大比赛需要在所在省、市、区的体育管理部门注册等问题,因此,教育系统应加强与体育系统的合作。

在机构的设置上,既要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成立全省教育系统竞技体育协会,它应是我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最基础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下设竞技运动管理部门和营销部门,协会主席经选举产生,体育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和监督。在该结构中,协会主席负责日常事物和运作,竞技运动管理部门负责竞赛、宣传、行政管理、运动员服务、专项活动,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市场与赞助、运动队服务、法律、娱乐。

3.3.2 财政机制。

这一常设的系统需要稳定的资金。资金的来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平均分担财政义务。第二,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通过借贷计划及双边技术项目得到更多资金。这些资金对长期的机构建设非常必要。

3.3.3 市场机制。

协会要在各级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直接投资下开展活动,但这些投资仅仅是保障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常设资金,如果依靠这部分资金仅能维持活动的开展。至于参与活动人员的补助等需要协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无论投资形式如何,都采用独立的经济核算。协会要想生存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训练和服务的质量,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并按市场收益合理使用资金。

协会可从以下市场渠道获得收益:第一,校内或校际比赛门票;第二,广告的收入,这将对保证协会和联盟的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商务开发,主要涉及协会或联盟标志物的转让使用费、标志产品、会员会费、运动场地出租等运动竞赛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协会的发展,将来还要把运动员的转会经营也考虑进去。

3.3.4 依托于社会的发展机制。

协会的发展要依赖于两大基本条件:一是资金条件,协会必须不断获得资金输入,保证经济上的良性循环,才能生存与发展;二是人才条件,尤其是同年龄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补充与供应,这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当然,这两个条件都与协会所在的学校是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关。因此,各级协会的发展要与各级投资系统的发展保持一致,要对各级投资系统负责,为各级投资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3.3.5 生存发展的竞争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金总是由利润低、投资回报少的地区或部门向利润高、投资回报多的方向流动,并因此形成竞争。教育系统内竞技体育协会要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全省协会和系统运动竞赛机制,定期组织全省及校际的锦标赛,并根据各级协会的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级别的比赛。

3.3.6 协会的内在压力机制。

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决定了队员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了他们待遇的不同,如运动员的补助和运动成绩挂钩,运动员的流动和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挂钩,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员竞争及淘汰机制。

3.3.7 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

运动竞赛制度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杠杆。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我省高校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我省现行的高校竞赛制度中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过分追求比赛的成绩和名次,把比赛成绩和名次作为评估高校竞技体育工作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高校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其结果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成长,还影响了我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体教结合”为手段来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改变传统的以竞赛成绩作为单一检验的做法,充分考虑高校竞技体育的特殊性,淡化金牌意识,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为运动员创造轻松的环境,使我省高校竞技体育比赛真正成为锻炼新人,检验训练的场所,从而达到促进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3.3.8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体教结合”要成为实现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就必须依赖于法律政策的保障。因此,我省立法机关首先要制定有关“体教结合”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保其合法性,使其能顺利实施;其次教育、体育部门要制定新的“体教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并颁布适应新形势的政策法规,在制度上明确教育、体育两大部门在实施“体教结合”中各自承担的责任。法律法规内容应包括:“体教结合”后普通学生和参加业余运动训练学生在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的内容、成绩应达到的标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流动机制、奖励机制;运动员学籍管理规定;办学经费、运动训练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等。

4 结束语

实行“体教结合”,关键是使体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大系统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中发现更多有天赋的运动苗子,使他们在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保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体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如高水平运动员的教育机制、选拔机制、竞赛机制、相关的法规政策等有机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30-34.

[2]谢琼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落看体育的现状和未来[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1):7-10.

[3]谭华.关于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体育学刊,2000,(5):13-18.

[4]张继忠.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4):30-34.

[5]李开元.体育、国民素质与可持续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17-19.

[6]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8-11.

[7]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一)[J].2000:537.

[8]刘志民.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6-11.

[9]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3.

上一篇:少儿英语教学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习得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