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的轻视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时间:2022-04-26 02:00:17

谈谈学生的轻视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人们就开始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1948年布卢姆就提出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随后罗扎洛夫在高效学习观中指出:高效率学习与个体的情绪有密切联系,所谓高效率学习就是个体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的学习。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与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相比,情绪过程是最为稳固及隐性的影响力量。如果不良情绪没有处理好,就会持续的处在其对类似事件造成的负面干扰上。

我校是一所省A级完全中学,学生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差距,导致我校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学生的自我发展受到制约。在现阶段化学学业复习中发现轻视学习的情绪比较严重,学习无用论较为明显。经过一阶段的观察,发现我校学生轻视化学学业考情绪较浓,出现了上课不学习、课后不交作业或延迟交作业、晚自习无所事事等现象。这些问题通常是由学生轻视复习的情绪引起的。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轻视情绪?如何调节学生的轻视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这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方向——轻视情绪的概念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情绪在人类学习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课题以轻视情绪为研究点,贯彻尊重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理念,以调节学生不良的轻视情绪为目的,考察是否能够通过干预,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

1.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保证着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并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情绪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来看,情绪影响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情绪与日常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等都有直接的关系。

2、轻视情绪对学习产生的影响

(1)轻视情绪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轻视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它与成就目标、归因、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会通过这些因素进一步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产生间接的影响。面临化学学业考试,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复习,自我进行总结,将基础知识内化为基本技能。而在轻视情绪影响下,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学一个样的想法很普遍。于是,出现课堂上不听课,课后作业不想做,晚自习不看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过程,阻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使学习的效率降低。

(2)轻视情绪影响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与学生的轻视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学生由于轻视学习,从而轻视教师的教学,更有甚者轻视教师,觉得教师很窝囊,在课堂中表现出藐视无视教师的行为,影响了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同样需要教师的关爱与尊重。因此,需要我们教师适度忍受学生的轻视,但不能无视学生的轻视。要借助适当的时机,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同时也要教育他学会尊重人,学会尊重教师的教学。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在融洽的氛围中,师生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可以说,良好的学业情绪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3)轻视情绪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纵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学生是由于轻视学习,觉得学习没什么用,从而产生不学习状态。作为学生不学习,那干嘛呢?于是上网、看小说、打架等不正常行为产生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干什么,身心发展被扭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除跟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教育和环境有关。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学习是良好生活建立的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业情绪,就会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改变轻视情绪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对轻视情绪的干预教育

(1)干预的前提——尊重与理解学生

马卡连柯说“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人人都有价值与尊严,我们要尊重与理解学生。这种尊重即关怀、温暖、接纳,而非指责、嘲讽、强加于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教学计划的落实,有时为了提高学业考试的成绩,教师会强制学生背诵、抄写化学方程式,这不仅无法解决学生由于轻视学习产生的不学现象,反而会加剧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学生直接的对抗学习情绪。当我们面对学生轻视写化学方程式的情绪时,要深入去思考学生为什么轻视?根据观察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觉得自己已经会写;有的学生是觉得太难,背了也不会。因此,我采取了课堂上分组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强心。课前先给出十个反应方程式,课堂中进行比赛。这样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给学生一个挑战的舞台,学生就会给我们展示一个不认输的自己。无形中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成功感的体验中学生又会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伊根(Egan)也指出: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尊重是真正理解学生的基石。因此只有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才能和学生建立起真诚、信任、合作的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是对轻视情绪干预教育获得成效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干预的过程——引导代替教导

面对学生的轻视情绪,教师发现后要“非指示性的”的教育,而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性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比如有一部分同学的轻视情绪是源于学习无用论,此时如果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学习有多重要,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反而讨厌情绪增加。暗示、忠告、说服等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如在课堂中进行潜移默化。在复习中多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可以使生活更好。比如在氧化还原复习中,我拿出一包饼干中脱氧剂,问学生“这包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放这包东西?”然后探究其中铁的还原性。我又拿出一个削了皮的苹果,苹果表面已经变黄,根据情景提问:苹果为什么会变黄?那我们喝的苹果汁呢,会不会被氧化?如何防止氧化?再展示3瓶果汁的配料说明,其中含有维C,便提问:维C的作用是什么?课堂中所讨论的知识都来自生活,学生就不会觉得氧化还原反应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化学学习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疑惑,更能够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感受到学习是有用的,激发了学习动力。在学业考试前的《化学与生活》复习中,其内容源于生活,知识又可用于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较高,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干预的目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积极的评价带来积极的情绪。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做出积极肯定态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如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这部分知识时,我采取了分小组竞赛的方式,课前要求学生自由分组(5或6人一组),并推选一名同学参赛,答对了加2分,答错扣1分,意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同学们异常活跃,平时上课时以睡觉为主的陈XX同学也被吸引了,当她所在组的选手答错时,我发现她焦急的动了动嘴巴,于是我就看着她的眼睛,大声的对她说“你来”。这个学生是校运动队的,性格直爽,就大胆的站了起来。结果她答对了,我为他们小组加上了2分,及时肯定了她的勇气。看着她兴奋的表情,我鼓励她要对学习、对自己充满自信,只要用点心思,成功就有可能。运用这一期望鼓励模型成功地让一部分这类同学从上课不听课变成了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带动了平时化学成绩不十分理想、参与较少的同学的积极表现。上课睡觉的少了,参与课堂活动的多了;晚自习玩手机的少了,看书写作业的多了;觉得考好考坏一个样的少了,学习上相互竞争的同学多了。

改变学生的轻视情绪,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学生开始重视学习,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迟雅主编,点亮心灯拨动心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国少年儿童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年版

[2]沃建中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情绪篇,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篇:以人为本 自主参与 生动发展 下一篇:于细微处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