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性研究

时间:2022-04-26 01:21:24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性研究

摘 要:作为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重视和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高职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由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从生理、心理、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角度进行了原因的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12-02

一、针对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以下整体性的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多,他们除了具有普通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外,还表现出特殊的心理障碍。如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情绪压抑、过分敏感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强迫症、焦虑、恐怖都是以焦虑为基本特征的,这极可能与高职学生的压力有关。

1、高职院校学生自认为他们可能进错了门,未能被正规大学录取成为正式的本科生,而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

2、有些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缴费上学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加上周围同学出手大方、超前消费,更引起他们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

3、一部分高职学生因某种原因,如对学校、班级的管理模式,对全新的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对教师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个人学习、生活屡遇挫折,受同学冷遇等,就会逐渐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采用对立的态度来面对周围的事物。甚至产生误会,把别人诚意的帮助看成是对自己恶意的轻视,与自己过不去等,产生敌对心理。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自然会对学校生活产生强烈的逆反、抵触心理,进而迁怒于教师与同学,在课堂上以恶作剧、故意捣乱等方式进行报复。从而强化了他们性格中敌对性的一面,以此发泄内心的不满。

4、部分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学兄、学姐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无所适从。紧张不安,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就会相继出现,导致身体化症状加重。

5、表现为沟通不良、交际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助等。现在高职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宠爱,崇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希望别人都来呵护,而不轻易向他们妥协,容易与人产生误会、矛盾和心结。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交往范围很窄,不能在交往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同学将交往失败归结于个人的能力、性格和运气,产生自卑心理,意志消沉,进而不愿与人交往,也有一些同学过度自尊,非常注意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出现交往失败。

6、从高职大学生自身看,他们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二)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分析

高职大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低于男生,具体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和偏执的得分均值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传统文化的女性观以及女性生理特点有关。

1、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不高,而女生的自我期望又比较高,所以两种期望可能产生冲突。2、在恋爱与性的问题上,女生比男生要承担更多的生理和首先上的风险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会出现痛苦、迷惘、消沉、紧张、焦虑、不能自拔,甚至产生轻重的念头。3、性别研究提示,我国传统文化对不同性别的塑造要求同样体现在高职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善的差异中。传统文化中,女性属于弱势群体,要求其温柔、细心、富有耐心和爱心,这一点比较明显的结论是高职男女大学生在恐怖因子上的差异。相对而言,社会角色中男性充当保护者,而女性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属于弱者,这是导致高职女大学生恐怖水平远远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要原因。4、在就业问题上,由于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工种对性别的自然选择,造成了女生在理要比男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在面对压力时,女生一般又比较敏感,易过度防卫,且缺少疏导压力的渠道,因此更容易产生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情感体验。相应的也会引发一些躯体不适感。

(三)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分析

三个年级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一年级低于二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低于三年级、也就是说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年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四)不同生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分析

通过对大城市、城镇、农村三种生源的比较,发现高职大学生中来自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较来自城镇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在一些方面存在突出的心理障碍。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他们随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往往自视甚高,这样就更容易受到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来自城镇的学生,他们在自我发展、就业和改变现状方面的压力较大城市和农村学生要小些,他们的自我满意度好于来自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他们家庭收入较低,相对较高的学习费用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加上周围学生出手大方、超前消费,更引起他们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引起心理上的过度焦虑,对社会产生敌意,甚至厌世等不良态度和行为;由于他们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考进大学迫切希望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异常强烈,期望着通过读大学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跳出“农门”,这种期望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科学价值体系可以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学生的进取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注重开展体验教育。通过针对假期制定的体验实习,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感受社会,使学习动机更强烈,学习目的更明确。教师应当适时对实习学习进行引导和解惑,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地适应社会。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要引导学生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敢于剖析自己,在自我剖析中深刻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努力完善自我,要教育学生积极接纳自己,尽力发挥自己所长,形成优势,同时要敢于面对挫折,敢于迎接挑战,鼓励创新精神。

(三)培养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针对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下大力气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传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开设人际交往的课程,树立尊重并热爱他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心理知识解决自身问题。心理咨询室是供学生和专业教师互动的场所。学生可以在这里得到专业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方式方法解决学生的潜在危险,做到预防学生轻生等危险的功能。

(五)在专项训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各种可以锻炼学生心智,帮助学生情感发泄,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消除学生心理疲劳,释放压力等功效的运动或者专项训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此类专项训练得以增强,帮助学生掌握心理高矮的技能,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上一篇:浅议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下一篇:从大学生的学习类型特点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