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开启幼儿语言大门的金钥匙

时间:2022-04-26 09:40:48

日常生活――开启幼儿语言大门的金钥匙

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整合的观念,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途径,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学习、运用、发展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凑在一起谈论电脑、动画片、电影内容的话题,真是与以往的孩子有了很大的不同,通俗的说就是现在的孩子理念更富有现代感,更聪明了。这与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变化有关。如今,人们精神生活日趋丰富,而这些孩子多多少少在成人的有意无意中,接触了许多的生活设施、文化内容,为孩子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幼儿园活动中促进语言的发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语言的生成,挖掘有利于语言发展的内容,成为我们应关注的问题。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所以就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语言环境,组织好渗透性语言活动,促使幼儿在真实而丰富的情境中,在环境的剌激和强化作用下,动嘴、动脑,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成为积极参与语言的加工与创造者,发展语言能力。

一、创设氛围,耐心倾听

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教师在幼儿相处时,始终扮演朋友的身份,尊重幼儿,并为他们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大胆与同伴、老师交流,从而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当然,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倾听幼儿的谈话,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较敏感的捕捉,这不仅是创设良好环境的基础,也是幼儿教育更合适的语言学习的条件及保证。

例如:活动后,孩子开始喝水,喝完了都一边把杯子放入指定的位置,一边告诉我:“老师,我吃完了”,这时,有个孩子一边放一边说:“老师,我喝完了”,这样的声音不同于别的孩子,我马上就注意到了,并感到这个说:“喝完”的孩子的回答更贴切、更准确,于是马上表扬了他,同时引导其它孩子进行学习模仿。

二、丰富经验,乐于表达

只有丰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幼儿在生活中使用、学习、巩固语言,通过运用语言让生活更为丰富,使之形成了一种“说中学说”的良性循环。对此,我们应该多提供幼儿接触自然和生活的机会,如参观社区中的公园、超市等,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别人的言语。在运用中复习、巩固词的内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利用众多视听手段,让幼儿在听、看、讲、想中积累语言经验。

三、语言示范,发挥影响

孩子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从发音、用词到掌握语法规则,都是如此,我们成人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言语质量,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发展水平。

(1)正确示范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用语言对幼儿生活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着指导与交流,因此,教师要注意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并且尽可能地注意自己的发音、语法,有意识避免一些语法上的错误,如量词错误,“一条衣服”,“一个大树”,……讲话的语调要让幼儿感到亲切,注意自己的语速、音量,平时加强文学修养,让自己的语言富于表现力,使自身的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2)指导用语要适合幼儿的实际水平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成人与孩子对话,都喜欢用低幼的小儿化的语言,认为这样才是对孩子说的话。这样才注意了孩子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幼儿洗手时,教师会习惯称“洗洗手”,请幼儿摆玩具,会说“摆摆好”、“放放好”,请幼儿帮忙时,会说“帮帮我”,但从幼儿语言发展来看,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来调整自己的指导用语,以幼儿能理解或经过解释能理解为原则,例如,称呼“鸡”,托班可以用“咯咯鸡”,小班可以说成“公鸡、母鸡”,不断扩充幼儿所能理解的新词,告诉他们事物的正确名称,逐步培养他们能听懂成人的语言。

例如:某天,我们中班的孩子刚刚结束追逐游戏,孩子们都非常累,我就说“大家都跑得很累了是不是呀?......”,这时,李苗楷小朋友就说:“这叫精疲力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语言的准确性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而教师的用语却只注重小儿化,落后于幼儿,就需要教师及时再进行调整,以适应幼儿水平。

四、宽容对待,允许“错误”

幼儿的语言由于受其发展水平以及理解水平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使用“错误”和创造“错误”,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幼儿的“错误”,不要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话,马上给予纠正。要求他说“完整”、“说对”、“发音正确”,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因为直接的不合理的纠正,不仅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而且还会扼杀幼儿说的愿望和语言创造力,产生一些心理抵触和障碍。我们应当允许孩子暂时说得不对、不完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要相信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越说越准确,越说越完整,我们可以有意识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设计些活动,或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让幼儿在无虑的通过活动中得到纠正与训练。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开始吃饭了,这时佳佳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没有勺子,我要一支勺子。”我听了,愣了一下,但没有马上纠正,随后请值日生小朋友,给佳佳一把勺子,并对佳佳说:“那就请值日生小朋友给你一把勺子吧”,还特意把“一把”说得重了点,佳佳接过勺子点点头。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教师马上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话,纠正孩子的语言,那么可能孩子以后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从保护幼儿身心的目的出发,还是肯定了孩子,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随后再进行正确的示范,从而引导幼儿逐渐学会正确地说。这个案例中,体现了一种“敢说先于正确”的观念。

五、选择时机,适当介入

教师对幼儿日常的语言交往要留有自主空间,不一定时时刻刻都给予过分的关注,要学会选择时机介入幼儿的话题,进行适时指导,让幼儿感受到尊重与支持。在幼儿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当出现实际需要与表达能力产生矛盾时,先应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讲话。在同伴之间相互补充有困难,希望急需求助,这个最佳时机,才进入幼儿群帮助引导,并且,教师在给予指导时,应采用迁移性、分层次的介入方式。在介入后一步步耐心等待,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的信任。

例如:烧饭和煮饭

有一天,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都拿出自己的玩具,进行着游戏,潘为丽小朋友带来一套小炊具,所以邀请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他们有的切、有的拿着锅子烧,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这时潘为丽大声说:“饭烧好了,菜也烧好了,我们吃饭喽!”旁边的李德辉听了纠正他说:“不对,应该是饭煮好了,饭是煮出来的。”另一边的笑笑听了也加入进来说:“对,我妈妈也教过我的,是煮饭,菜要炒一炒的,叫炒菜。”

“是烧菜、烧饭!”,“不对是煮饭、炒菜”,孩子们开展了争论,在一旁的我听见了,就走了过来,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都盯着我,希望教师能肯定自己的说法。于是我说:“你们说得都对,不过煮饭、炒菜比烧饭、烧菜说得还要好听,我也来学一学”,“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好吃的菜。”孩子们听了,马上说“炒毛豆”、“煮鸡蛋”、“炸鸡腿”、“炸薯条”……一个孩子说了新菜名,别的孩子还马上主动模仿重复。

“我肚子饿了……”,“哈哈哈――“大家哈哈大笑,愉快的气氛弥漫在活动室之中。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细心关注幼儿活动及想法,当幼儿在为出现新词而争论时,给予了适时的介入与指导,并且用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开展交流,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交流的机会,进行主动建构语言的相应实践,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认同。教师在幼儿兴趣点上,向幼儿提出的新的问题,引导幼儿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自由表达,相互学习。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中,体验语言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并使这种快乐成为新的内趋力,促进幼儿更进一步的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发展了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这个案例中,体现了师生平等、开放的关系;教师的适时介入,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幼儿其它活动时应体现的重点,同时也是语言环境创设的重要因素。

通过在日常活动中创设的语言环境,我对自己语言的示范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注意自身在幼儿面前的语言示范作用,语言的规范性提高了,文学修养提升了。同时,对幼儿日常语言的敏感度也提高了,能及时捕捉到相关信息,采取相应指导策略。而幼儿的语言发展表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幼儿在最近发展区获得了发展,语言水平得以提高,自信心得以增强,使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多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交流更平等了。

生活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每时每刻都给我们展现新的一页,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幼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来组织好语言教学,体现“以人为本”教育,让幼儿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语言能力,为幼儿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四川文化旅游发展及开发综述 下一篇:口译笔记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