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旅游发展及开发综述

时间:2022-04-04 05:40:33

四川文化旅游发展及开发综述

摘 要:文章从四川文化旅游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国内现有的关于文化旅游的文章和著述,并对四川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以期对四川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 文化旅游 类别 综述

一、四川文化旅游的现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以及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对文化旅游的定义,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

四川历来被称作天府之国,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200多万年。迄今发现的人类生活遗址200处以上,其中重要的就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川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有3000多年。殷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早期的巴国和蜀国。三国时期,刘备以成都为都,建立了蜀国。有很多民族长久以来生活在四川,他们共同创造了四川独特的文化。因此,四川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和策划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四川文化旅游并没有形成自己应有的规模和风格。

目前关于四川文化旅游的文章和著述比较少,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国内的有关文化旅游的文章和著述,并结合四川文化旅游现状进行阐述。

二、国内有关文化旅游的文章和著述

《旅游学刊》副主编徐菊凤在《人文地理》2003年第十期撰文《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文化旅游的定义,针对北京的文化旅游现状,经过精密的调查,提出了科学解决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教师王声跃、严舒红在2001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针对纳西族的文化特点和旅游价值的《东巴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可持续设计》。文章重点从丽江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提出了几条建议。这些建议结合丽江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发展文化旅游,应该注意对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山西财贸学校尤陶江老师在《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名为《发展文化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环境的研究》的文章。文章从文化环境的地位与作用,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环境的思考。但是文章只是简单从理论上论述了这一课题,没有从实际可行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四川文化馆副馆长高大伦在《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一期发表了名为《关于三星堆文化旅游的构想》的文章。文章通过对比三星堆、长城、兵马俑等文化旅游景观的开发,从线路设计方面指明了三星堆在旅游开发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三星堆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议。

郭阳旭在《探索》2002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开发三峡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思路的文章》。从开发三峡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指导思想、三峡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观念更新、气氛营造、三峡文化旅游产品的要素创新和项目创新、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角度看三峡文化旅游产品线路创新等角度提出了开发三峡旅游产品的系统的操作性建议。

马华泉、王淑娟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撰文《民俗文化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文中把民俗文化定义为“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的传统文化现象”,并以物质、社会和精神民俗文化对其进行分类。但文章只是着眼于传统意义的文化,谈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手段和措施,没有把目光发在现在的文化上,即忽略了现代人创造的文化。

广汉市副市长、三星堆遗址保护委员会主任何兴梧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第4期上发表名为《三星堆文化旅游产业转化初探》一文,谈了三星堆应该从深闺走出来,以市场求生存,开发文化旅游的意义。文章重点阐述从政府保护的角度而言,开展三星堆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但对于如何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则未及深入。

《当代经济》第五期发表了闻晓名为《文化旅游――西部大开发的亮点》一文,文章对甘肃、宁夏、陕西、新疆以及内蒙古的文化资源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认为西部开发中,旅游开发的热点应着眼于丰富的人文特色,即文化旅游展开,但不知什么原因,文章并没有对西南部分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论述。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徐群在《经济纵横》上发表《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与开发》一文,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对国内目前的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将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文化旅游资源。由于作者的视角较广泛,所以西部尤其是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发展作者并没有单列篇幅加以说明。

袁亚忠、田园在《达县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以《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一文向于岚的《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一文发出冲击,后者认为凡是旅游皆有文化的色彩,不必专门提出“文化旅游”这一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不好界定。但是袁亚忠、田园专门以火锅为例,从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出发,说明了文化旅游不但可以提,而且还可以细化。随后郭丽华在《北京二外学报》上也发文呼应这一观点,一时间学界论声四起,好不热闹。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3月刊发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刘玉、杨达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作者提出文化旅游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追求高品位、高层次旅游方式的选择,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旅游的需求热点,即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体察民俗风情以及观赏品尝风味菜肴等方面。但是文章的局限性在于只是针对境外旅游者进行阐述,没有结合国内市场进行分析。

上述文章中,除了两篇以“三星堆”古文化遗址作为文化旅游的对象进行论述外,目前没有发现有文章对四川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专门论述,而且忽略了四川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三国历史文化资源、风味菜肴文化资源、文艺美术文化资源以及近代由于大量外来移民移居四川带来的民俗风情。

三、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徐群老师的分类,四川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分为:

宗教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旅游资源,其中尤以藏区的佛教旅游资源为甚。还包括峨眉山的普贤道场、成都的文殊院、新都的宝光寺等宗教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四川从有历史的时候开始,一直是西南民族的都城,如以三星堆、金沙文化为首的远蜀人文化,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国历史遗迹等。

建筑文化:阆中古城保存着完整的古代建筑,各旅游景点遗存的古建筑,都昭示了古蜀人的聪明才智,如川西民宅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等。

民俗、民族文化:四川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四川的汉人中,由于地域等原因,也形成了与其他地区汉族人不一样的风俗,如婚嫁习俗、川菜、坝坝宴等。

四川的与名人相关的文化旅游景点:

四川广元的皇泽寺、安史之乱来四川避乱的唐玄宗的藏身之地等;

邓小平故里、故里,以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相关的遗迹、红军长征的遗迹等等;

还有成都独特的休闲文化、川剧、茶馆等,也是中国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新建的锦里一条街、文殊坊等,也以其独特的建筑,吸引着来四川旅游的中外游人;

除此之外,四川在明末清初迁入的大量移民定居四川以后,其固有的习俗和四川当地民俗结合所产生新的风俗习惯。比如四川成都的客家文化及其风俗习惯等。

总之,四川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管是从政府的开发以及旅游的宣传、学界的论述、旅游从业人员的推介上,都是一个很大的盲区。在已有的对文化旅游的开发等相关的论述中,理论论述的居多,涉及实际开发的占很少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人文地理.2003.10.

[2]王声跃,严舒红.东巴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可持续设计.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

[3]尤陶江.发展文化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环境的研究.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2.

[4]高大伦.关于三星堆文化旅游的构想.中华文化论坛,2002.1.

[5]郭阳旭.开发三峡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思路的文章.探索,2002.1.

[6]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

[7]何兴梧.三星堆文化旅游产业转化初探.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4.

[8]闻晓.文化旅游――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当代经济,2000.5.

[9]徐群.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与开发.经济纵横,2000.4.

[10]袁亚忠,田园.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达县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11]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北京二外学报,2003.3.

[12]刘玉,杨达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3.

上一篇:中西音乐融合之民族音乐的发展 下一篇:日常生活――开启幼儿语言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