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2-04-26 09:40:45

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

【摘 要】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合理规划高职学生学业生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创建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模式,才能塑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保障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一、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高职学生就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职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本质要求,是高职学生就业活动的指针。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不了高职学生和社会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创新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中国特色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模式,可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高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就业指导供需矛盾突出。大部分学生在跨出校门时仍然把求职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过分关注物质利益,而把是否符合个性兴趣和特长摆在其次,不能将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相结合。(2)就业指导课缺乏规范性。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虽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青睐,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无法实现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课程内容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忽视了在校学习期间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形式不规范,主要以讲座、会议等形式出现,缺乏个性化指导。(3)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性。有的狭隘地把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为落实单位,工作只限于就业信息的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忽视了高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或者是对象内容片面。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仅限毕业生,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群体,指导内容不完善,缺乏实用性、速效性和技巧性,不注重其科学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最后是组织构成薄弱。就业指导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素质普通不高,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

三、合理规划高职学生学业生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职业意识特点,以三年制专科教育为例,可以尝试将大学三年分成六个基本时段开展就业教育,确保能够贯穿学生高职学生活全过程。第一阶段(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在开展适应性教育中渗透职业启蒙教育,针对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尚未实现角色转变这一主要特征,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校史校情、规章制度与专业课程设置,与此同时要进行本专业社会定位、就业现状、职业前景等介绍,渗透本专业的行业优势、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等教育,从而使学生在渗透中得到职业启蒙,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二阶段(大一年级第二学期)侧重开展职业定向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程,启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充分发挥朋辈榜样示范作用,邀请成功校友现身说法,尽早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三阶段(大二年级第一学期)侧重开展职业体验教育,针对学生缺乏对相关职业的直观了解、职业设计过于理想化等,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名企、创业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对职业目标进行初步修正。第四阶段(大二年级第二学期)侧重开展成长反思教育,组建“学生共同成长小组”,剖析就业典型案例,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就业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调整生涯规划与心理预期。第五阶段(大三年级第一学期)侧重开展去向教育,开展岗前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提高等,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第六阶段(大三年级第二学期)侧重开展择业指导教育,开展就业形势政策解读,简历制作、面试、签约等就业技能培训。针对学生正处于职业选择期,价值判断困惑和心理焦虑呈明显特征的实际,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毕业生的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上。

四、创建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模式

(1)因群施教。针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及时以就业能力训练班、职业发展协会为载体,开展长线的经济、心理等就业援助和职业训练活动,提升这些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促使其顺利就业。(2)因业施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断探索专业特色就业教育范式,在专业教学、生产实习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增强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3)因人施教。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个性需求,实施成长规划书制度,组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以职业生涯为重点,进行跟踪式一对一成长规划指导,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闫学林,许慧玲,李秀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上一篇:论后现代主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下一篇:论高校统计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